首页成语词典以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以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ǐ xué yù yú以学愈愚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yǐ bái dǐ qīng以白诋青以白色诋毁青色。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否定别人。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宁藏拙而不为则可,若护其所短,而反讥人之所长,则不可。所谓以宫笑角,以白诋青者,谓之陋儒。”
yǐ lí zhì shǔ以狸致鼠狸:猫。捉老鼠用猫作诱饵。比喻事情不能成功。《吕氏春秋 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绳,虽工不能。”
jiǎn kě yǐ yǎng lián俭可以养廉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明·周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弟》:“又谓惟淡可以从俭,惟俭可以养廉。有味哉,有味哉!”
yǐ wén huì yǒu以文会友通过文字结交朋友。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yǐ gǔ wéi jiàn以古为鉴亦作“以古为镜”。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按《旧唐书·魏徵传》“鉴”作“镜”。
bù yǐ cí hài zhì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shéng zhī yǐ fǎ绳之以法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yǐ hé xī xīn以荷析薪《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原谓父亲劈柴,儿子不能承受担当。后以“以荷析薪”比喻继承父业。《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zhì zú yǐ shì fēi,biàn zú yǐ xíng shuì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智:智谋,指巧诈,诡辩。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汉·刘向《说苑·臣术》:“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反言易辞而成文章,内离骨肉之亲,外妒乱朝廷,如此者谗臣也。”
nán yǐ nì liào难以逆料逆:预先;料:料想。很难事先料到。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此,难可逆料。”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dàn bó yǐ míng zhì,níng jìng yǐ zhì yuǎn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
yǐ yǎng shāng shēn以养伤身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庄子·让王》:“夫人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春秋·审为》与《淮南子·道应训》。
yù zhī yǐ lǐ喻之以理喻:晓喻,开导。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宋·洪迈《夷坚志·丙志》第14卷:“然此妇见鸷兽不怖悸,乃能言之有理,亦难能也。”
kān yǐ gào wèi堪以告慰堪:能,可以。可以感到或给予一些安慰。魏巍《我们唾弃那种中国人》第二章:“近年来,我对此每每撰文加以表述,并获海内外广大读者的赞同和好评,堪以告慰。”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必从,然谓之尊君则不可。”
yǐ ròu dàn hǔ以肉啖虎见“以肉餧虎”。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以揽权要秦王,正如以肉啖虎耳。”
zhì zú yǐ jù jiàn,yán zú yǐ shì fēi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智:智谋,指巧诈,诡辩;谏:规劝。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wù yǐ xī wéi guì物以希为贵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同“物以稀为贵”。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
zhǐ zhī qí rán,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yǐ lóng biàn shēng以聋辨声用聋的耳朵辨别声音。比喻没有正确的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战国·赵·荀况《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yǐ néng wèn yú bù néng,yǐ duō wèn yú guǎ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指有才干、学识丰富的人虚怀若谷敢于向没才干、学识少的人请教。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wú yǐ fù jiā无以复加复:再。再也不能超过。指程度达到了顶点。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mín yǐ shí wéi běn民以食为本民众以粮食为根本。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一折:“常言道大富由天,小富由勤,民以食为本。”
zhī qí rán 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这样,如此。知道是这样,但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忧为惭,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yǐ jǐng xiào yóu以儆效尤儆:告诫;警戒;效尤:效仿过错;学人家做坏事。用对某些坏人坏事的惩罚来警戒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
yǐ gōng wéi shǒu以攻为守以:凭借;用。用主动进攻的战略作为积极防御的措施。宋 陈亮《酌古论 先主》:“且吾又闻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此兵之变也。”
é yǐ chuán é讹以传讹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
yǐ zhàn yǎng zhàn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
jī yǐ wéi cháng积以为常指习惯成自然。同“习以为常”。《旧唐书 张柬之传》:“今姚府所置之官……唯知诡谋狡算,恣情割剥,贪叨动掠,积以为常。”
yǐ róu kè gāng以柔克刚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yǐ yí fá yí以夷伐夷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诸葛亮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yǐ yá huán yá以牙还牙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yǐ yí zhì yí以夷制夷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bù yǐ guī jǔ,bù néng chéng fāng yuán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xù yǐ dà yì勖以大义勖:勉励。以大义相勉励。孙中山《孙文学说·心理建设》第八章:“予乃招集当地华侨同志会议,勖以大义,一夕之间,则醵资八千有奇。”
yǐ ruò zhì qiáng以弱制强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yǐ dé bào dé以德报德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yǐ zhū tán què以珠弹雀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liáo yǐ wèi jiè聊以慰藉聊:姑且;慰藉:安慰自己。姑且用来自我安慰。鲁迅《“呐喊”自序》:“有时候乃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yǐ yì duàn ēn以义断恩用大义割断私恩。谓秉公行事,不徇私情。《晋书·刘毅传》:“凡所以立品设状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虚饰名誉,相为好丑。虽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门外之事,以义断恩。”
yǐ ruò shèng qiáng以弱胜强凭弱小的力量战胜力量强大的。邓小平《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们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统。”
mǔ yǐ zǐ guì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公羊传 隐公元年》:“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gè yǐ suǒ cháng,xiāng qīng suǒ duǎn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轻:轻视。各人以自己的长处去轻视别人的不足。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liáo yǐ zì yú聊以自娱聊:姑且。姑且用以自我娱乐宽慰。西汉 司马迁《史记 南越列传》:“老臣妾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
zhěn gē yǐ dài枕戈以待同“枕戈待旦”。明·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虽驽钝,亦当枕戈以待。”
yǐ jiǎ luàn zhēn以假乱真以:用;乱真:使真的东西混乱;与假的掺杂在一起分不清。用假的东西来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yǐ jìn wéi tuì以进为退为了退却而采取进攻。《孙子·行军》:“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yǐ tíng kòu zhōng以莛扣钟见“以莛撞钟”。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下:“白马与陈思答赠,伟长与公幹往复,虽日以莛扣钟,亦能闲雅矣。”
yǐ tíng zhuàng zhōng以莛撞钟①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②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汉书·东方朔传》:“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yǐ tíng kòu zhōng以莛叩钟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汉 东方朔《答客难》:“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chā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过犹不及”宋 朱熹集注:“夫过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yǐ zhí bào yuàn以直报怨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shì mù yǐ guān拭目以观拭目:擦眼睛。擦亮眼睛看。指仔细观看。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5卷:“公既在位,中外咸喜,信在言前,拭目以观。”
yǐ é chuán é以讹传讹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清 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jiàng gé yǐ qiú降格以求降:降低;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来寻求或要求。指不坚持原来的要求和标准。鲁迅《坟 灯下漫笔》:“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
yǐ gōng bǔ guò以功补过用功劳来弥补过错。《云笈七签》卷九十三:“追悔既往,洗心自新。虽失之于壮齿,冀收之于晚节。以功补过,过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
è è yǐ chāng谔谔以昌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百官敢于直言争辩,国家就会兴盛。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yǐ shuǐ jiù shuǐ以水救水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庄子 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yǐ xuè xǐ xuè以血洗血洗:洗雪。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指杀敌报仇。《旧唐书·源休传》:“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yǐ xuè cháng xuè以血偿血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指杀敌报仇。鲁迅《忽然想到》:“倘有敌人,我们就早该抽刃而起,要求‘以血偿血’了。”
yǐ xíng zhì xíng以刑致刑谓对重罪施以轻刑,则罪犯无所畏惧,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商君书·靳令》:“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又《去强》:“以刑致刑,国治。”《韩非子·饬令》:“罪重而刑轻,刑轻而则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
yǐ xīn chuán xīn以心传心佛教禅宗用语。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品》:“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yǐ shā zhǐ shā以杀止杀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商君书 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
yǐ shuǐ tóu shuǐ以水投水比喻事物类同很难辨别。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若以水投水,何如?”
yǐ lǎo mài lǎo以老卖老仗着年纪大、资格老而自以为比人高明。ü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张:(遇见了爷爷辈的这般以老卖老的同事,只好顺嘴胡溜,嘻嘻地)是啊是啊,陈奶奶。”
yǐ yí jué yí以疑决疑用疑惑的认识来判断捉摸不定的事物。《荀子·解蔽》:“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jiè shē yǐ jiǎn戒奢以俭戒:戒除;奢:奢侈;俭:节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bù yǐ wéi yì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当百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清·李渔《比目鱼》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及至两不相对,真个人强马壮,一以当百。杀得那些山贼,抱头而窜。”
xí yǐ wéi cháng习以为常习:习惯;常:平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平常了。《逸周书 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
xìn yǐ wéi zhēn信以为真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dài rén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清·罗泽南《与蒋瀛海书》:“取古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之道,鞭策自己身心,以调和其血气。”
yǐ yì dài láo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yǐ xiǎo rén zhī xīn,duó jūn zǐ zhī f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zuò yǐ dài dàn坐以待旦旦:天亮。坐着等待天亮。比喻勤勉。《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
xià chóng bù kě yǐ yǔ bīng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yǐ xíng zhǐ xíng以刑止刑犹以刑去刑。《周书·武帝纪下》:“以刑止刑,世轻世重。罪不及嗣,皆有定科。”
dǎo yǐ qǔ bǎo导以取保劝诱犯人寻找保证人,缴纳保证金。
yǐ yǎn huán yǎn,yǐ yá huá yá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瞪眼回击瞪眼,用牙齿咬人对付牙齿咬人。指对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进行回击。《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yǐ zhí bào yuàn,yǐ dé bào dé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yǐ lù wéi mǎ以鹿为马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以鹿为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
yǐ zhuī cì dì以锥刺地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比喻见识浅陋,所知甚少。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yǐ yì nì zhì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yǐ qiú yī chěng以求一逞逞:如愿;称心如意。企图一下达到罪恶的目的。
cán mín yǐ chěng残民以逞残:残害;逞:称愿,满足某种心愿。以残害人民来达到罪恶目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
yǐ huá zhì huá以华制华华:中国人;制:控制。用中国人控制中国人。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
qiáo shǒu yǐ dài翘首以待翘首: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王朔《无人喝彩》:“李缅宁赶到公共汽车站,车已停稳,开了前后车门上下客。他挤在人堆里翘首以待。”
bǎo yǐ lǎo quán饱以老拳饱:充分;以:用。痛打,尽情地揍。《晋书 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jǐn yǐ shēn miǎn仅以身免指没有被杀或只身逃出了险境。战国 乐毅《报遗燕惠王书》:“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
duàn shì yǐ lǐ断事以理断:判断;理:道理。根据道理来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陈义设法,断事以理。”
mó lì yǐ xū摩厉以须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待时而动。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liáo yǐ jiě cháo聊以解嘲姑且用来解释被人嘲笑的事情。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五柳先生上》:“子美困顿于山川,盖为不知者诟病,以为拙于生事,又往往讥议宗文、宗武失学,故聊解嘲耳。”
yǐ gē chōng shǔ以戈舂黍用戈去舂黍米。比喻达不到目的。《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yǐ zhōng tiān nián以终天年以:表示目的。终:结束,完了。天年:指人的自然的年寿。指养老送终。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多少是好!”
liáo yǐ sè zé聊以塞责聊:姑且;塞:搪塞;应付。姑且用以搪塞、应付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yǐ bù biàn yīng wàn biàn以不变应万变用一种固定来处理变化的事情。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我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结出的经验是‘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