灉湖山寺
[唐代]:张说
空山寂历道心生,虚谷迢遥野鸟声。
禅室从来尘外赏,香台岂是世中情。
云间东岭千寻出,树里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萝薜易簪缨。
空山寂曆道心生,虛谷迢遙野鳥聲。
禅室從來塵外賞,香台豈是世中情。
雲間東嶺千尋出,樹裡南湖一片明。
若使巢由知此意,不将蘿薜易簪纓。
“灉湖山寺”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林寂寂滤尽了俗念凡尘,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山鸟啼鸣。
幽静的禅堂让凡人肃然生敬,香烟缭绕怎会是尘世中的俗情?
东岭的层峦自云间涌出,丛林的倒影在南湖历历分明。
巢父和许由如果能来这里,再大的官职也舍不下这份幽情。
注释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十七。灉(yōng )湖;在今岳阳市南,又称南湖。
禅室从来尘外赏:一作“禅室从来云外赏”。
云间东岭千重出:一作“云间东岭千寻出”。
巢由:古代的隐士巢父和许由。
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遂借以指高官显宦。
“灉湖山寺”鉴赏
赏析
这首诗虽写禅寺,但所恋的是湖山,且对信徒拜佛提出了含蓄的疑问,觉得簪缨不能与萝薜交换,流露出因为刚直而遭贬的不满,同时又十分旷达的情怀。
灉湖,河水泛滥形成的湖泊。诗人被贬,便生出世念头,聊以自慰。此时来到山寺中,寻求隐士的感觉,也真的有了这种感觉。
首联点题,要在道心生。产生了隐者情怀。原因是到了人烟稀少的空山,遥远的山谷中时时传来鸟叫,不是感到寂寞,而是感到很惬意。中间二联展开。云外赏禅室,是超凡;近香台而远世情是脱俗;是一种精神境界——道心。颈联写景,这么美好的景色,是世俗中不可以看到的。尾联总括心境。意思是说:就是巢父、许由,也会赞成我隐居的,谁还抛弃萝薜去换取簪缨呢?巢父、许由是上古隐者,帝尧曾经要把帝位让给他们,他们都拒绝了。萝薜,借代山野隐居;簪缨,借代在朝为文武官员。
这首诗,在情调上,开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河。
唐代·张说的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 张说的诗(4篇)〕
宋代:
陆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初報邊烽照石頭,旋聞胡馬集瓜州。
諸公誰聽刍荛策,吾輩空懷畎畝憂。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樓望遠涕俱流。
豈知今日淮南路,亂絮飛花送客舟。
南北朝:
谢灵运
杳杳日西颓,漫漫长路迫。
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
圆景早己满,佳人犹未适。
即事怨睽携,感物方凄戚。
孟夏非长夜,晦明如岁隔。
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
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觌。
杳杳日西頹,漫漫長路迫。
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與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
圓景早己滿,佳人猶未适。
即事怨睽攜,感物方凄戚。
孟夏非長夜,晦明如歲隔。
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摘。
路阻莫贈問,雲何慰離析?
搔首訪行人,引領冀良觌。
唐代:
张籍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鳳林關裡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邊将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
魏晋:
刘伶
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阴。
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
陈醴发悴颜,巴歈畅真心。
缊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
何以除斯叹,付之与瑟琴。
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泱漭望舒隐,黮黤玄夜陰。
寒雞思天曙,振翅吹長音。
蚊蚋歸豐草,枯葉散蕭林。
陳醴發悴顔,巴歈暢真心。
缊被終不曉,斯歎信難任。
何以除斯歎,付之與瑟琴。
長笛響中夕,聞此消胸襟。
清代:
施闰章
涨减水愈急,秋阴未夕昏。
乱山成野戍,黄叶自江村。
带雨疏星见,回风绝岸喧。
经过多战舰,茅屋几家存?
漲減水愈急,秋陰未夕昏。
亂山成野戍,黃葉自江村。
帶雨疏星見,回風絕岸喧。
經過多戰艦,茅屋幾家存?
清代:
毛奇龄
五月南塘水满,吹断,鲤鱼风。小娘停棹濯纤指,水底,见花红。
五月南塘水滿,吹斷,鯉魚風。小娘停棹濯纖指,水底,見花紅。
清代:
文廷式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翠嶺一千尋,嶺上彩雲如幄。雲影波光相射,蕩樓台春綠。
仙鬟撩鬓倚雙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處?認舜祠叢竹。
宋代:
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凄涼早。蕭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渭水風生,洞庭波起,幾番秋杪。想重涯半沒,千峰盡出,山中路、無人到。
前度題紅杳杳。溯宮溝、暗流空繞。啼螀未歇,飛鴻欲過,此時懷抱。亂影翻窗,碎聲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廬甚處,隻應今夜,滿庭誰掃。
清代:
纳兰性德
杨花糁径樱桃落。绿阴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人瘦损、纸鸢风恶。多少芳笺约,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
楊花糁徑櫻桃落。綠陰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擔閣。秋千背倚,風态宛如昨。
可惜春來總蕭索。人瘦損、紙鸢風惡。多少芳箋約,青鸾去也,誰與勸孤酌?
清代:
纳兰性德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不為愁人住。何處是長安,濕雲吹雨寒。
絲絲心欲碎,應是悲秋淚。淚向客中多,歸時又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