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南北朝]: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晚日照空矶,采蓮承晚晖。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鹭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采莲曲”鉴赏
赏析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此诗的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辉的傍晚——一个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让人沉浸的时刻。“风起”二名转入采莲的描写,从“难度”中透露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棹动”二名描绘的采莲场面只有两笔写实的白描: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打破了它们的宁静世界。末二句借物写情,别有一种趣味: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绕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实际上是作者留恋这环境,故借采莲人写同。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
南北朝·萧纲的简介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 萧纲的诗(3篇)〕
魏晋: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複墟曲中,披草共來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唐代:
韩偓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侍女動妝奁,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
懶卸鳳凰钗,羞入鴛鴦被。時複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宋代:
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河北民,生近二邊長苦辛。
家家養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裡赤,州縣仍催給河役。
老小相依來就南,南人豐年自無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過者無顔色。
汝生不及貞觀中,鬥粟數錢無兵戎!
宋代:
晏几道
眼约也应虚,昨夜归来凤枕孤。且据如今情分里,相于。只恐多时不似初。
深意托双鱼。小剪蛮笺细字书。更把此情重问得,何如。共结因缘久远无。
眼約也應虛,昨夜歸來鳳枕孤。且據如今情分裡,相于。隻恐多時不似初。
深意托雙魚。小剪蠻箋細字書。更把此情重問得,何如。共結因緣久遠無。
唐代:
温庭筠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水精簾裡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鬓隔香紅,玉钗頭上風。
宋代:
柳永
玉肌琼艳新妆饰。好壮观歌席,潘妃宝钏,阿娇金屋,应也消得。
属和新词多俊格。敢共我勍敌。恨少年、枉费疏狂,不早与伊相识。
玉肌瓊豔新妝飾。好壯觀歌席,潘妃寶钏,阿嬌金屋,應也消得。
屬和新詞多俊格。敢共我勍敵。恨少年、枉費疏狂,不早與伊相識。
元代:
刘因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怪見溪童出門望,雀聲先我到山家。
唐代:
李白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賢人有素業,乃在沙塘陂。
竹影掃秋月,荷衣落古池。
閑讀山海經,散帙卧遙帷。
且耽田家樂,遂曠林中期。
野酌勸芳酒,園蔬烹露葵。
如能樹桃李,為我結茅茨。
南北朝:
萧衍
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
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恃愛如欲進,含羞未肯前。
朱口發豔歌,玉指弄嬌弦。
魏晋:
左思
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餱粮,幽兰间重襟。
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
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峭蒨青葱间,竹柏得其真。
弱叶栖霜雪,飞荣流余津。
爵服无常玩,好恶有屈伸。
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
惠连非吾屈,首阳非吾仁。
相与观所尚,逍遥撰良辰。
杖策招隐士,荒塗橫古今。
岩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
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沉。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餱糧,幽蘭間重襟。
躊躇足力煩,聊欲投吾簪。
經始東山廬,果下自成榛。
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
峭蒨青蔥間,竹柏得其真。
弱葉栖霜雪,飛榮流餘津。
爵服無常玩,好惡有屈伸。
結绶生纏牽,彈冠去埃塵。
惠連非吾屈,首陽非吾仁。
相與觀所尚,逍遙撰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