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ù suì xiāng xiāo玉碎香销 | 喻女子的死。 | 清·湘灵子《轩亭冤》第七出:“喜今朝玉碎香销,魂游天国路迢迢,此去何须悲悼。” |
zhū guī yù jǔ珠规玉矩 | 比喻人的言行纯正合乎规矩。 | 清·龚自珍《瑶台第一层》词附某侍卫《王孙传》:“某王孙者,家城中,珠规玉矩,不苟言笑。” |
yù rùn zhū yuán玉润珠圆 | 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 唐 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
tán fēi yù xiè谈霏玉屑 | 谈话时美好的言辞像玉的碎末纷纷洒落一样。形容言谈美妙,滔滔不绝。 | 宋·欧阳澈《显道辞中以诗示教因和韵复之》诗:“谈霏玉屑惊人听,歌和阳春满坐谣。” |
yù yàn tóu huái玉燕投怀 | 见“玉燕投怀”。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玉燕投怀》:“张说母梦有一玉燕自东南飞来,投入怀中,而有孕生说,果为宰相,其至贵之祥也。” |
jīn yù mǎn táng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
zǐ páo yù dài紫袍玉带 | 紫袍:古代公服,唐代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袍;玉带:唐宋官员所用玉饰腰带,以区分官阶高低。穿紫袍,系玉带。比喻高官。 | 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户列簪缨姓字香,紫袍玉带气昂昂。” |
zhuàn yù chuī zhū馔玉炊珠 | 见“馔玉炊金”。 | 语出《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
yù shí tóng fén玉石同焚 | 焚:烧。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 《梁书·武帝纪》:“时运艰难,宗社危殆,昆同已燎,玉石同焚。” |
yù shí jù fén玉石俱焚 | 俱:全部;都;焚:烧。宝玉和石头一起烧毁。比喻好的坏的、贵的贱的一起毁灭。也作“玉石同焚”。 | 《尚书 胤征》:“火焱昆冈,玉石俱焚。” |
yù zǒu jīn fēi玉走金飞 | 谓日月如飞。比喻时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乌,指太阳。 | 唐·吕岩《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宋·柳永《看花回》词:“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
měi rú guān yù美如冠玉 | 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
tóu guā bào yù投瓜报玉 | 投:投赠。指互赠礼品或对别人的深情厚谊予以酬报。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此乃投瓜报玉,施恩报恩,也不在话下。” |
ruǎn yù wēn xiāng软玉温香 | 软:柔和;温:温和;玉、香:女子的代称。旧小说形容女子的身体。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人间天上,看莺莺强如做道场。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傍。” |
jī ròu yù xuě肌肉玉雪 | 形容皮肤光滑白嫩,像玉石和白雪一般。 |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 |
jīn yù zhī yán金玉之言 | 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bái yù wēi xiá白玉微瑕 | 白玉上的小斑点。比喻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 唐 吴兢《贞观政要 公平》:“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
yù táng jīn mén玉堂金门 | 玉堂:汉代殿名;金门:汉代宫门名。指翰林院。比喻高官显爵。 | 汉·荀悦《汉纪·成章纪》:“玉堂金门至尊之居,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象,玉氏之应。” |
xiāng xiāo yù yǔn香消玉殒 | 香、玉:旧时文人用来指女子;殒:坠落;比喻死亡。 比喻美女夭亡。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
zì zì zhū yù字字珠玉 | 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形容文章作的好,声价高。 | 明 汤显祖《邯郸记 赠试》:“听的黄榜招贤,尽把所赠资金,引动朝贵,则小生之文字字珠玉矣。” |
zhū yù zhī lùn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书言故事·谈论类》:“不聆珠玉之论。” |
xiè tíng lán yù谢庭兰玉 |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 晋 裴启《语林》:“谢太傅问诸子侄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于阶庭耳。’” |
xiǎo jiā bì yù小家碧玉 | 小户人家的女子;名字叫碧玉。后泛指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 | 晋 孙绰《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
xī lú yù jiá犀颅玉颊 | 额角骨突出如犀,脸颊洁白如玉。借指相貌不凡的年轻人。 | 宋 苏轼《仲天贶王元直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之四:“空使犀颅玉颊,长怀髯舅凄然。” |
jiān jiā yǐ yù兼葭倚玉 | 蒹葭:初生的芦苇。玉:仙树。芦苇倚在仙树上。①比喻两个品貌极为悬殊的人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②比喻地位卑微的人依附高贵的人。亦作“蒹葭倚玉树”、“蒹葭玉树”。 | |
qióng lín yù shù琼林玉树 | 琼:美玉。泛指精美华丽的陈设。 | 唐 蒋防《霍小玉传》:“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 |
bù fēn yù shí不分玉石 | 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 |
yáo chí yù yè瑶池玉液 | 瑶池:传说中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玉液:指美酒。仙家酿造的美酒。形容酒名贵醇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 |
yù chǐ liáng cái玉尺量才 | 玉尺:玉制的尺,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 | 唐·李白《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xiāng jī yù tǐ香肌玉体 | 形容美女的肌肤的娇嫩温香。代指美女。 | 明·杨慎《洞天玄记》:“我这里自揣,竡划,稳步决,尽平生手段神灵大,夺了你香肌玉体却归来。” |
diāo lán yù qì雕阑玉砌 | 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 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老。” |
yù yǔ qióng lóu玉宇琼楼 | ①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宫殿。②形容覆雪的楼宇。 | 宋·苏轼《念奴娇·凭高眺远》词:“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明·何景明《嫦娥图》诗:“玉宇琼楼闭早秋,金蟾玉兔啼寒夜。” |
yù táng rén wù玉堂人物 | 泛指显贵的文士。 | 金·元好问《息轩秋江捕鱼图》诗之三:“玉堂人物今何在,纸尾题诗一慨然。” |
xiāng xiāo yù jiǎn香消玉减 | 比喻美女日渐消瘦。 |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则为他粉悴胭憔,端的是香消也那玉减。” |
gǎi yù gǎi xíng改玉改行 | 见“改步改玉”。 | 《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
yǐ yù wēi xiāng倚玉偎香 | 形容同女性亲热昵爱。 | 宋·柳永《法曲献仙音》词:“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 |
yǐ yù dǐ què以玉抵鹊 | 汉桓宽《盐铁论·崇礼》:“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抵,抛掷。后以“以玉抵鹊”比喻有珍贵之物而不知爱重。 | 汉·桓宽《盐铁论·崇礼》:“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 |
zhū yuán yù jié珠圆玉洁 | 比喻诗文圆熟明洁。 | 明·宋濂《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因征其近制数篇读之,皆珠圆玉洁而法度谨严。” |
yù suì zhū chén玉碎珠沉 | 比喻美女的死亡。 | 《再生缘》第29回:“若非奎璧生谋意,怎么得,玉碎珠沉一旦间。” |
qiè yù tōu xiāng窃玉偷香 | 比喻引诱妇女。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虽不能勾窃玉偷香,且将这盻行云眼睛儿打当。” |
qiāng jīn míng yù锵金鸣玉 | 金玉相撞而发声。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 唐·骆宾王《帝京篇》:“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
shuò jīn diǎn yù铄金点玉 | 熔化金属,玷污美玉。比喻毁谤为害之烈。 |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上卷:“皆自伤清直芬馥,而遭铄金点玉之谤。” |
jīn yù huò lù金玉货赂 | 金玉:泛指珍宝;货赂:泛指珍宝财富。指金银美玉等贵重的珍宝 |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大破楚军,尽得楚国金玉货赂。” |
qí huā yù shù琪花玉树 | 古人谓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 元·杨维桢《梦游沧海歌》:“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 |
qióng zhī yù shù琼枝玉树 | 指披上冰雪的树木。也比喻品格高洁的人。 | 北宋·柳永《尉迟怀》词:“绸缪凤阵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 |
jīn xiāng yù zhèn金相玉振 | 同“金相玉质”。 |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辩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 |
jīn xiāng yù shì金相玉式 | 同“金相玉质”。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金相玉式,艳谥锱毫。” |
yù shí jù suì玉石俱碎 | 犹玉石俱焚。 |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 |
yù xiāo jīn guǎn玉箫金琯 | 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 | 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一楼初上一阁逢,玉萧金琯东山东。” |
yù jié sōng zhēn玉洁松贞 | 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形容品德高尚。 | 唐·皇甫枚《飞烟传》:“今日相遇,乃前生姻缘耳。勿谓妾无玉洁松贞之志,放荡如斯。” |
yù yǒu jīn kūn玉友金昆 | 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 北朝 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 前凉录 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
shǒu shēn rú yù守身如玉 | 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儿守身如玉,岂肯堕入污泥!” |
jīn biāo yù pèi金镳玉辔 | ①指施于马匹的华美御具。②比喻爵禄。 | 前蜀·毛文锡《接贤宾》词:“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镳玉辔珑璁。” |
yù jié bīng qīng玉洁冰清 | 像玉那样纯洁;似冰那样清明。形容人品高洁。也作“冰清玉洁”。 | 唐 杨炯《李怀州墓志铭》:“金多木少,孔文举之天骨;玉洁冰清,华子全之神彩。” |
yù qīng bīng jié玉清冰洁 | 犹玉洁冰清。 | 宋·高观国《花心动·梅意》词:“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玉清冰洁。” |
jīng shān zhī yù荆山之玉 | 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
yī yán jì chū,jīn yù bù yí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移:改变。话说出了口,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yá qiān yù zhóu牙签玉轴 | 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牙,象牙;玉,美玉。形容书籍之精美。 | 《隐居通议·古赋一》引宋·傅幼安《味书阁赋》:“黄帘绿幕之闭,牙签玉轴之藏,出则连车,入则充梁。”清·余杯《板桥杂记·丽品》:“绮窗绣帘,牙签玉轴,堆列几案。” |
zhū chén yù yǔn珠沉玉陨 | 比喻女子丧亡。同“珠沉玉碎”。 | 清 袁枚《续新齐谐 乩仙》:“鸳侣成方,鸾俦遽拆。珠沉玉陨,蕙折兰摧。” |
xiāng xiāo yù suì香消玉碎 | 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4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
xiāng xiāo yù sǔn香消玉损 | 见“香消玉碎”。 | 清·缪艮《沈秀英传》:“秀英香消玉损,已返方诸。” |
xiāng wēn yù ruǎn香温玉软 | 形容美女的肌肤的娇嫩温香。代指美女。 | 明·王玉峰《焚香记·设媒》:“吾家富比陶朱,独没个翠倚红偎。想香温玉软,凤枕鸳帏。” |
hóu fú yù shí侯服玉食 | 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荒殖其货。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
qiāo bīng yù xiè敲冰玉屑 | 泛指精美的纸张。 | 元·刘埙《隐居通议·诗歌》:“后三年,当予亡命,萧永言同醉,见予举似,急索纸而恨无敲冰玉屑,以备恶语。” |
xián yù mò zhū涎玉沫珠 | 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水花四溅的美丽景象。 | 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木腔瀑三丈余,涎玉沫珠。” |
yù shí tóng jìn玉石同烬 | 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 梁启超《新罗马》:“逆着你来便玉石同烬,顺着你来又鸡犬不宁。” |
yù zhù qíng tiān玉柱擎天 | 谓栋梁之材可任天下大事。 | 明·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乾坤正,看玉柱擎天又何用?” |
zhū líng yù luò珠零玉落 | 比喻珍物残破毁坏。 | 元·同恕《萱堂记》:“为铭为诗,赞能颂美,烂然卷轴……逮今盖七十年,珠零玉落,无复存者。” |
guì zhī piàn yù桂枝片玉 |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的省言。谓登科及第。 | 唐·柳宗元《送苑论登第后归觐》诗序:“桂枝片玉,光生于家。”参见:“桂林一枝”。 |
yù shí tóng suì玉石同碎 | 犹玉石俱焚。 |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 |
yù guī jīn niè玉圭金臬 | 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圣谷篇语》:“国朝《岭南文钞》张南山《圣谷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 |
bīng jī yù gǔ冰肌玉骨 | 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也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鲜艳洁净。 | 后蜀 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
liáng jīn měi yù良金美玉 | 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 《新唐书 文艺传上 王勃》:“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
xuán pǔ jī yù玄圃积玉 | 传说玄圃多美玉。因以“玄圃积玉”比喻精华荟萃。 | 《晋书·陆机传》:“葛洪著书,称机文犹如玄圃之积玉,无非夜光焉。” |
diāo lán yù qì雕栏玉砌 | 雕绘的栏杆;白玉般的石阶。泛指富丽堂皇的建筑(如宫殿)。 | 南唐 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jīn zhāo yù cuì金昭玉粹 | 谓如金玉之明美。 | 南朝·宋·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君彼东朝,金昭玉粹。” |
zuì yù qiú shòu衒玉求售 | 见“衒玉自售”。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今日慕小妹之才,虽然衒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 |
xiá míng yù yìng霞明玉映 | 如霞光明艳,如玉色映现。形容光彩耀人。 | 清·王晫《今世说·文学》:“顾庵以文词翱翔诸公游士之间,每一挥毫,霞明玉映,诸翰林皆自以为不及也。” |
huái zhū bào yù怀珠抱玉 | 见“怀珠韫玉”。 | 《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 |
yù suì xiāng xiāo玉碎香消 | 比喻女子死亡。 | 明 无名氏《寻亲记》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镜台荒,绿云缭乱懒梳妆。” |
zhū lián yù yìng珠联玉映 | 同“珠联璧合”。 |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芸叟》引宋·蔡絛《西清诗话》:“右此十四公,皆吾生平宗师追仰所不能及者,留心既久,故闲得而议之。至若古今诗人,自是珠联玉映,则又有不得而知也已。” |
xiān zī yù sè仙姿玉色 | 形容女子姿态容貌极美。 | 明 谢谠《四喜记 巧夕宫筵》:“宫中郑娘娘,乃是郑参政之女,数月前选入宫中,仙姿玉色,世上无双。” |
pāo zhuān yǐn yù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jī jīn lèi yù积金累玉 | 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 | 东汉·王充《论衡·命禄篇》:“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
bā zhēn yù shí八珍玉食 | 泛指精美的肴馔。 |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
yì yù mái xiāng瘗玉埋香 | 指美丽的女子死亡。 | 南宋·吴文英《莺啼序》:“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 |
yù lóu fù zhào玉楼赴召 | 文人早死的婉词。 | 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
guī yù huǐ dú龟玉毁椟 |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dǐng yù guī fú鼎玉龟符 | 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 清·叶廷琯《海录碎事·帝王上》:“干戈揖让取之也殊途,鼎玉龟符成之也一致。” |
kūn shān zhī yù昆山之玉 | 昆山:昆仑山。昆仑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
jiān jiā yǐ yù shù蒹葭倚玉树 | 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蝗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元并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
líng zhū suì yù零珠碎玉 | 比喻零碎的却值得珍惜的事物。亦作“零珠断璧”、“零珠片玉”。 | |
yīng yīng yù lì英英玉立 | 仪态俊美的样子。 | 《儒林外史》第十回:“适才会见令表叔,才知尊大人已谢宾客,使我不胜伤感。今见世兄如此英英玉立,可称嗣续有人,又要破涕为笑。” |
jī yù qiāo jīn击玉敲金 | 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 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师傅所言,句句斩钉截铁,言言击玉敲金。” |
héng jīn tuō yù横金拖玉 | 谓官服盛装。 | 清·钱谦益《杜大将军七十寿序》:“其犹子总戎弘玮、弘场及诸孙十二人,谋相与罗长筵,考钟鼓,横金拖玉,称百年之觞。” |
chái tiān gǎi yù柴天改玉 | 指改朝换代。柴天,烧柴祭天;改玉,改换佩玉。 | 清 黄宗羲《余恭人传》:“柴天改玉之交,皇风未畅,鼎族阽危,谣言沸火。” |
chuī jīn zhuàn yù炊金馔玉 | 炊:浇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 | 唐 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
zhū chén yù mò珠沉玉没 | 比喻女子殒没死亡。 | 唐·秦贯《唐故荥阳郑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柑墓志铭》,“珠沉玉没兮,人谁靡份,桂殒兰凋兮,共泣摧香。” |
kūn shān piàn yù昆山片玉 | 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 《晋书 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