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心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心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suì xīn mǎn yì遂心满意见“遂心如意”。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我们索性去截住他,夺了盘缠,抢了白马凑分,却不是遂心满意之事?”
xīn bù liǎng yòng心不两用谓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北齐·刘昼《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xīn fù zhī jiāo心腹之交指知己可靠的朋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九回:“通判乃是心腹之交,径入来同坐何妨!”
xīn dì xiá zhǎi心地狭窄形容人气量小。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听得那白衣秀士王伦的手下人都说道他心地狭窄,安不得人。”
shēn xīn jiāo bìng身心交病交:同时;病:疲惫;困乏。身体和精神都疲惫。鲁迅《而已集》:“至于我呢,前年已经四十五岁了,而且早已身心交病,似乎无须这么宝贵生命,思患豫防。”
xīn bìng nán yī心病难医医:医治。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9卷:“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
rén xīn huáng huáng人心惶惶惶惶:惊惧不安的样子。人内心恐惧不安。形容人们心中惊恐不安。宋 楼钥《攻愧集 雷雪应诏条具封事》:“乃者水旱连年,人心惶惶。”
ér nǘ xīn cháng儿女心肠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儿女心肠。”
èr yì sān xīn二意三心形容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坚定。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你道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
yōu xīn qiāo qiāo忧心悄悄忧虑不安貌。《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bàn yè qiāo mén xīn bù jīng半夜敲门心不惊比喻没有做过什么亏心的事,心里很踏实。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日间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é cù xīn tòng额蹙心痛极度忧愁伤心貌。明天放道人《〈四声猿〉序》:“《渔阳》意气,泉路难灰,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而勤王断国之徒,多在涂脂调粉之辈,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
xīn shì zhòng zhòng心事重重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七章:“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yè bàn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zhì yù yuán ér xíng yù fāng,dǎn yù dà ér xīn yù xiǎo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考虑问题要变通灵活,行为则须端方不苟;胆量要大,心思要缜密。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bái huā xīn xuè白花心血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与心血。
kǒu fú xīn fú口服心服指从内心及口头都表示信服。《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毛主席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启发我们顾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
xióng xīn bó bó雄心勃勃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勃勃:旺盛的样子。茅盾《<子夜>新版后记》:“最初构思的时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态组织进去。”
fù xīn gǔ gōng腹心股肱腹心:心腹,比喻左右亲信;股肱:比喻帝王身边的得力臣子。形容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晋书·元帝纪》:“王敦、王导、周颐、刁协并为腹心股肱。”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与公子携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pī lù fù xīn披露腹心披露:显露,展示;腹心:真诚的心意。形容以真心示人。《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惟前后披露腹心,自从始初以至于终,实不藏情。”
zhōng xīn yáo yáo中心摇摇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安。形容心神恍惚,难以自持。《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为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píng shēng mò zuò kuī xīn shì,bàn yè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rén miàn gǒu xīn人面狗心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
zhōng xīn gěng gěng忠心耿耿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xīn fù zhī huàn心腹之患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心腹:这里指内部;患:祸害。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蕃传》:“今寇贼在处,四支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zhēn xīn shí yì真心实意心意真实诚恳;毫无虚假。形容没有丝毫虚伪。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tóng xīn lù lì同心僇力见“同心戮力”。《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xīn xiǎng shì chéng心想事成意指“心里想到的,都能成功”。该词多用于祝福语,是中性词。
yì lǎn xīn yōng意懒心慵懒、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亦作“意慵心懒”。元·季子安《粉蝶儿·题情》套曲:“这些时意懒心慵,闷恹恹似痴如梦。”
tóng xīn xié lì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梁书 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xīn huā nù fàng心花怒放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怒放:盛开。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只他这一番言语举动,便把个舅爷骗得心花怒放。”
xīn rú dāo jiǎo心如刀绞心里就像刀绞一样。形容内心痛苦到极点。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回:“殷郊又见殷洪,心如刀绞,意似油煎。”
yōu xīn rú fén忧心如焚焚:火烧。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诗经 小雅 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xīn rú dāo jù心如刀锯犹心如刀割。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不刺则俺这歹名儿怎地了,惊急列心如刀锯,颤笃速身如火燎。”
yī xīn yī yì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sān xīn èr yì三心二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tóng xīn tiě dǎn铜心铁胆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秀才每自古眼睛馋,不似这里忒铜心铁胆。”
dǐ zú tán xīn抵足谈心抵足:指同床安睡。谓抵足而眠,彻夜长谈。形容亲切深厚的情谊。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8回:“此荒港又不知离城多远……不如竟在弟船过夜,抵足谈心。”
fó xīn shé kǒu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dú jù jiàng xīn独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cún xīn bù liáng存心不良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他不服查账,非但是有弊病,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
xīn lǚ gǔ gōng心膂股肱膂:脊骨。股:大腿。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心、膂、股、肱都是人体的重要部分,比喻亲近得力之人。《尚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
sàng xīn bìng kuáng丧心病狂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jìn xīn tú bào尽心图报尽心:竭尽心力;图:谋划。比喻竭尽所有的心思谋划报答别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因向蒙教诲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
xīn bù yīng kǒu心不应口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谓为人虚伪。明·杨德芳《步步娇·闺怨》曲:“恨他心不应口,把欢娱翻成僝僽。情儿泛泛,浑如江水流。”
lí xīn lí dé离心离德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异;各行其是。《尚书 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tiān dì liáng xīn天地良心天知地知,自己也问得过良心,确实没有说假话、做坏事。
yǎn míng xīn liàng眼明心亮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mào hé xīn lí貌合心离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汉 黄石公《素书 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xīn yǎng nán róu心痒难揉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元 商衟《新水令》套曲:“好教我急煎煎心痒难揉,则教我几声长吁到的晓?”元 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那的是急煎煎心痒难揉。”
yuě xīn lì xuè哕心沥血哕:呕吐;沥:滴。吐出心,流出血。比喻费尽心思和精力。明·沈榜《宛署杂记·志遗六》:“读公当时十失四事诸疏,盖皆哕心沥血之诚也。”
jǐn xīn xiù cháng锦心绣肠形容文思优美,聪明有才。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闻之异乡公子如此形状,必是个浪荡之徒,便有锦心绣肠,谁人信他,谁人请他。”
shuǎ xīn yǎn ér耍心眼儿为个人的利益而对人施展小聪明。
fàng xīn jiě tǐ放心解体指人心离散、瓦解。《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放”,一本作“攸”。
zhǔ xīn gǔ主心骨可以倚仗、做为凭借或起核心作用的人或事物。也指主见,主意。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3章:“从面容上看,松田像是有了主心骨。”
sǎ xīn gèng shǐ洒心更始犹言改过自新。汉·王符《潜夫论·述赦》:“谋反大逆不道诸犯,不当得赦皆除之,将与士大夫洒心更始。”
mù jiāo xīn tōng目交心通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宋·无名氏《鬼董》第二卷:“卜居西湖,邻邸有白衣少妇来寓,艳冶而慧,始见犹自匿,稍久,目交心通。”
cái shū xù xīn裁书叙心写了这封信表述心意。
dòng pò jīng xīn动魄惊心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第三卷:“秀水所称,光彩焕发,动魄惊心。”
xīn kuàng shén tián心旷神恬同“心旷神怡”。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二折:“这枕抱着呵,骨清毛爽;靠着呵,心旷神恬;枕着呵,梦断魂劳。”
jīng bái zhī xīn精白之心精白:精纯洁白。指纯洁的心。汉·桓宽《盐铁论·讼贤》:“二公怀精白之心,行忠正之道。”
xīn xiāng wǎng zhī心乡往之对某人或某些事物心里很仰慕。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sǐ xīn yǎn ér死心眼儿固执拘泥,想不开。比喻性情固执,或者遇事想不开的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死心眼儿了!”
mén xīn wú kuì扪心无愧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不忍曲作钩,乍能折为玉。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xié xīn lù lì协心戮力思想一致,并同努力。《新唐书·韦陟传》:“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
gǒu qiě zhī xīn苟且之心苟且:得过且过。指得过且过、只顾眼前思想。亦指想做不正当事情的念头。一般多指男女关系。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若论狄希陈的心里,见了小珍珠这个风流俊俏的模样……却实在安着一点苟且之心。”
kè gǔ bēng xīn刻骨崩心谓仇恨极深。《北史·隋越王侗传》:“朕所以刻骨崩心,饮胆尝血,瞻天视地,无处自容。”
pī xīn lì xuè披心沥血剖开心滴出血来。比喻竭尽忠诚。《南史 袁昂传》:“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披心沥血,敢乞言之。”
rén xīn rén shù仁心仁术心地仁慈,医术高明。《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hǔ láng zhī xīn虎狼之心比喻凶残的野心。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yǐ xīn chuán xīn以心传心佛教禅宗用语。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品》:“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wéi xīn zhī yán违心之言违;违背。违背个人心意的言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8回:“仙凡路隔,尤不应以违心之言,释当日之恨。”
qiē lǐ yàn xīn切理厌心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
qìn rén xīn fèi沁人心肺同“沁人心脾”。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各式各样的香味是多么的沁人心肺啊!”
qiān xīn guà cháng牵心挂肠牵肠挂肚。
zhī xīn zháo yì知心着意指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相互关心备至。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怎比得玉天仙知心着意。”
lǐ kuī xīn xū理亏心虚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
qiè chǐ fǔ xīn切齿腐心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xīn chǐ tǐ tài心奓体忲奓:通“侈”,奢侈;忲:通“泰”,过度。心志放逸,身体骄纵。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奓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
dǎn zhàn xīn jīng胆战心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dāo zǐ zuǐ dòu fǔ xīn刀子嘴豆腐心形容人说话尖刻,但心肠很软弱。浩然《艳阳天》第39章:“焦二菊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硬的不怕,软的受不了。”
cè dá zhī xīn恻怛之心见“恻隐之心”。晋·苻郎《苻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
cè yǐn zhī xīn恻隐之心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指怜悯受苦受难者的心情。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mù pàn xīn sī目盼心思盼:看。眼睛顾盼,心中思念。形容十分思念。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余庆记·深闺幽思》:“你那里好风光,目盼心思,时刻何曾放。”
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yī piàn dān xīn一片丹心一片红心。指全部忠诚之心。宋 苏轼《过岭寄子由》:“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qīng xīn shěng shì清心省事心地清净,俭省事情。宋·陆游《上殿札子》:“人君与天同德,惟当清心省事,淡然虚静,损之又损,至于无为。”
qiē lǐ yàn xīn切理餍心见“切2理厌心”。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叙》:“道通天地之外,思入风云之中,批隙导窾,切理餍心。”
jiǎng bá gōng xīn奖拔公心奖:劝勉,夸奖;拔:选拔,提升。奖励和提拔出于公心。宋·王谠《唐语林·文学》:“李封州甘为文至精,奖拔公心,亦类数公。”
diào dǎn jīng xīn吊胆惊心犹言吊胆提心。《说唐》第八回:“众将进前射箭,射中的磨旗擂鼓,不中的吊胆惊心。”
sī mǎ zhāo zhī xīn司马昭之心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xīn fù dà huàn心腹大患见“心腹重患”。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lán zhì huì xīn兰质蕙心形容美丽而聪明。唐·王勃《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mào rú qí xīn貌如其心外貌长得象他的心一样宽厚老实。
lǒng luò rén xīn笼络人心笼络:原是羁绊牲口的用具;引申为使用手段拉拢人。用权术耍手段以拉拢、驾驭别人。《宋史 胡安国传》:“自蔡京得政,士大夫无不受其笼络,超然远迹不为所污如安国才实鲜。”
píng xīn dìng qì平心定气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宋 陆九渊《与刘深父书》:“开卷读书时,整冠肃容,平心定气。”
fèi lì láo xīn费力劳心耗费气力和心思。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kōng fù gāo xīn空腹高心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鲁迅《坟 论“他妈的!”》:“至于大姓,实不过承祖宗余荫,以旧业骄人,空腹高心,当然使人不耐。”
shǐ xīn yòng fù使心用腹用心思,使坏心眼。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回:“至于贪淫纵欲,使心用腹,污秽人家女眷,没有一个减等夺禄,或是妻子见报,阴中再不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