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由客观唯心主义走进主观唯心主义,又把最高本体“心”泛化成*们所生存的世界,实际上动摇了唯心主义的根基。
2.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和抽象的人性论,使其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3.中国哲学史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老子所讲的“道”是个客观的精神性的本体,因此认为老子的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
4.尼采在非理性方面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