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语造句


1.在平日教学中,老师要避免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思考,并要通过学生自己诵读、熟读深思、批注语录等方面提高与文章作者“对话”的能力。

2.前半句是譬语或引子,后半句是解语或注语,是说话人的真意所在。

3.认知文体学关注语言分析或语言形式选择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


※ "注语"造句80文学目录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