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蕉记

明代沈周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何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若匝匝㴙㴙,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如珠倾,如马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也。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双调·清江引

元代张可久

松风小楼香缥缈,

一曲寻仙操。

秋风玉兔寒,

野树金猿啸,

白云半天山月小。

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清代张景祁

几点疏雅誊柳条。江南烟草绿,梦迢迢。十年旧约断琼箫。西楼下,何处玉骢骄?

酒醒又今宵。画屏残月上,篆香销。凭将心事记回潮。青溪水,流得到红桥。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一

近现代鲁迅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狼三则

清代蒲松龄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其二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爆,杀狼亦可用也。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唐代温庭筠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奉和武帝苦旱诗

南北朝庾肩吾

阳山蛇不蛰,洳泽鸟犹攒。暂息流膏雨,将似怨祁寒。

文衣夜不卧,蔬食昼忘餐。洁诚同望祀,惟馨等浴兰。

江苹享上帝,荆璧奠高峦。繁云兴岳立,蒸穴动龙蟠。

渭渠还积水,滮池更起澜。

过戛羹侯墓

明代庞尚鹏

漂母何曾问姓名,英雄一饭岂无情。千年汉业蓬蒿里,犹有都人问戛羹。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

魏晋潘尼

昆山积琼玉,广厦构众材。游鳞萃灵沼,抚翼希天阶。

膏兰孰为消,济治由贤能。王侯厌崇礼,回迹清宪台。

蠖屈固小往,龙翔乃大来。协心毗圣世,毕力赞康哉。

生查子·东风不解愁

清代纳兰性德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折桂令·毗陵晚眺

元代乔吉

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今日何堪,买田阳羡,挂剑长林。霞缕烂谁家昼锦,月钩横故国丹心。窗影灯深,磷火青青,山鬼喑喑。

落梅风·楼台小

元代周文质

楼台小,风味佳,动新愁雨初风乍。知不知对春思念他,倚栏杆海棠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