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ǔ rì jù zēng与日俱增 | 与:跟着;日:时间;俱:一起。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 《清史稿 圣祖纪三》:“万国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祝廷者当以慈为先。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
shí rì yī shuǐ,wǔ rì yī shí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 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
yī rì sān xǐng一日三省 |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fēng jiāo rì nuǎn风娇日暖 | 娇:柔媚。微风吹拂,阳光温暖。 | 宋·高观国《风入松》词:“红外风娇日暖,翠边水秀山明。” |
míng bìng rì yuè明并日月 | 明:光明,明亮。光辉灿烂与日月同辉。 | 西汉·戴圣《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 |
lái rì dà nàn来日大难 | 表示前途困难重重。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 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 |
rì zhuǎn qiān jiē日转千街 | 指乞丐沿街行乞。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婆婆也,咱去来波,可则索与他日转千街。” |
rì xǔ duō shí日许多时 | 估量时间的词。谓已有许多时光。 | 宋·石孝友《声声慢》词:“花前月下,好景良辰,厮守日许多时。” |
rì yè jiān chéng日夜兼程 | 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3回:“俱骑了马,连日夜兼程,赶上丧车,护进二贤庄。” |
fēng hé rì lì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清 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
rì yuǎn rì shū,rì qīn rì jìn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 疏:疏远;近:亲近。不经常在一起就日益疏远,经常在一起就日益亲近。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自古道:‘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
yí rì qiān lǐ一日千里 | 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
yī rì wàn jǐ一日万几 | 亦作“一日万机”。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语本《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 《尚书·皋陶漠》:“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
rì jī yuè lěi日积月累 |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 《宋史 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
yī yè bèi shé yǎo,shí rì pà má shéng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
yī rì qiān zhàng一日千丈 | 形容形势发展极为迅速。 | 孙中山《革命原起》:“不期年而加盟者逾万人,支部则亦先后成立于各省。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
zhǐ tiān shì rì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
rì yuè hé bì日月合壁 | 日月同时上升,出现于阴历的朔日。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 | 《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
guó wú níng rì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宋大国也,起倾国兵,盛气而来……吾国无宁日矣。” |
rì zhōng zé yí,yuè mǎn zé kuī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 移:迁移。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jūn yī shí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
yī rì wàn jī一日万机 | 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用在国家领导人)。 | 《尚书 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
rì rì yè yè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师》:“尝言‘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 |
yè yǐ jì rì夜以继日 | 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liáng chén jí rì良辰吉日 | 良:好;辰:时日;吉:吉利。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 | 战国 楚 屈原《九歌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
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 mù xiāng dài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yī rì sān fù一日三覆 | 同“一日三复”。 | 《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绦之行也。”按,《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家语》本此。 |
yī rì sān yuè一日三月 |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jīn rì yǒu jiǔ jīn rì zuì今日有酒今日醉 | 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 茅盾《狂欢的解剖》:“他们这种‘自信’,这种‘有前途’的自觉,就使得他们的要求快乐跟罗马帝国衰落时代的有钱人的纵乐完全不同,那时罗马的有钱人感得大难将到而又无可挽救,于是‘今日有酒今日醉’了。” |
xù rì dōng shēng旭日东升 |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旭日:早晨刚出来的太阳。 | 《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
yī rì bù jiàn,rú gé sān qi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 《诗经 王风 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rì shèn yī rì日甚一日 | 一天比一天厉害。 | 《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
xīn guàn bái rì心贯白日 | 谓心地与太阳一般光明。极喻坦诚,磊落。 | 《晋书·宣帝纪》:“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 |
dù rì rú suì度日如岁 | 同“度日如年”。 | 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
yī rì sān suì一日三岁 |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
rì zēng yuè yì日增月益 |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 《元史·食货志》:“除税粮、科差二者之外,凡课之入,日增月益。” |
zhēng zhēng rì jìn蒸蒸日进 | 蒸蒸:兴旺发达。形容事业等兴旺发达,一天天向上发展。 | 郭沫若《天才与教育》:“大凡一国的政治濒于破产的时候,那一国的文化却转有蒸蒸日进的可能。” |
rì yuè shēn chén日月参辰 | 比喻不合,作对。 | 元 萧得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也不是我特故的把哥哥来恨,他他他,不思忖一爷娘骨肉,却和我做日月参辰。” |
jiù rì zhān yún就日瞻云 | 就:接近;日:比喻帝王;瞻:抬头看。指谒见帝王。 |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
gān tóu rí shàng竿头日上 | 竿头:竹竿尖头;上:上升。比喻学业进步很快。 | 《秉烛谈》:“招贤大师赠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yí rì bǔ yè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清 钱谦益《黄埔及六十寿序》:“清歌妙舞,移日卜夜。” |
bù jiàn tiān rì不见天日 |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
rì duàn yuè liàn日锻月炼 | 谓长期下苦功磨练,以求达到精熟的地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三》:“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世乃有日锻月炼之说,此所以用功者虽多,而名家者终少也。” |
shēng chǐ rì fán生齿日繁 | 生齿:指人口;繁:多。人口一天天多起来。 | 宋·程颐《论十事札子》:“今则荡然无法。富者跨州县而莫之止,贫者流离饿殍而莫之恤,幸民虽多而衣食不足者,盖无纪极,生齿日益繁而不为之制。” |
dài wú xū rì殆无虚日 | 殆:几乎;虚:空。几乎没有一天空着。形容几乎天天如此。 | 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先自前一月来,次第按试习仪,殆无虚日。” |
rì jiǎo lóng yán日角龙颜 | 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日角龙颜”为帝王的贵相。 | 《梁书·元帝纪》:“陛下日角龙颜之姿,表于徇齐之日;彤云素气之瑞,基于应物之初。” |
yǒu zhāo yī rì有朝一日 | 朝:日;天。指将来有一天。 |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我也劝你不得;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 |
rì lǐ wàn jī日理万机 | 理:处理;万机:纷繁的政务。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 |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第二卷:“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
lù yáo zhī mǎ lì,rì jiǔ jiàn rén xīn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bō yún jiàn rì拨云见日 |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
rì jìn cháng ān yuǎn日近长安远 | 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
yǔ rì jù xīn与日俱新 | 伴随时间的推移新事物不断出现。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8卷:“耳目唯有聪察,神彩弥加精明。颜与日而俱新,智将年而共远。” |
yī rì zhī zhǎng一日之长 | 表示判断或处理事情有相当能力。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
yǔ rì yuè qí guāng与日月齐光 | 同日月一样有光辉。 | 战国·楚·屈原《楚辞·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
bái rì fēi shēng白日飞升 | 犹白日升天。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后喻指一朝显贵。 | 《全元散曲 喜春来》:“黄金转世人何在,白日飞升谁见来。” |
cháng shéng jì rì长绳系日 | 系:拴,缚。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 | 晋 傅玄《九曲歌》:“岁莫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
guān wú sān rì jǐn官无三日紧 | 指衙门办事往往先紧后松,有始无终。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14回:“常言道:官无三日紧。过了几年之后,这事便懒散了。” |
dào yuàn rì mù道远日暮 | 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 《吴子·料敌》:“六曰:道远日暮,士众劳惧,倦而未食,解甲而息。” |
rì zhuǎn qiān jiē日转千阶 | 阶:官阶。形容连续升官。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愿待制位列三公,日转千阶。” |
bèi rì bìng xíng倍日并行 | 日夜赶路。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
rì zhōng jiāng zè日中将昃 | 比喻事物盛极将衰。 | 梁启超《新史学·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世界文明史之第五段,实惟阿利安族中罗马人与条顿人争长时代。而罗马人达于全盛,为日中将昃之形;条顿人气象方新,有火然泉达之观。” |
jì rì yǐ sì计日以俟 | 数着日子等待。极言盼望之殷切。 | 明·方孝孺《与邵真斋书》之六:“前者村仆还,承书约在月末相过,计日以俟,未遂一见,岂以雨故愆期邪?” |
yí tiān yì rì移天易日 | 易:更换。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 《晋书 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 |
lián rì jì yè连日继夜 | 谓日夜不停。 | 《后汉书·班固传下》:“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 |
tiān wú èr rì天无二日 | 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 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rì yuè bù jū日月不居 | 形容时光流逝。 | 《北史·隋纪·炀帝》:“日月不居,倏经三纪。” |
rì xīn yuè yì日新月异 | 新:更新;异:不同。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 宋 林景熙《霁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异,则亦不独师能之也。” |
rì zhōng bì zè,yuè mǎn bì kuī日中必昃,月满必亏 |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满圆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日中必昃,月满必亏。明公功名到此,已无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时矣。” |
biāo bǐng rì yuè彪炳日月 | 彪炳:照耀。形容伟大的业绩照耀千秋万代。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7回:“那史册彪炳日月的事业,全是这两眶子不叫人知的暗泪做出来。” |
wán rì liáng shí玩日愒时 | 犹言玩时愒日。 | 清·谭嗣同《兴算学议·浏阳兴算学记》附录《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其质地不近不能造就,及玩日愒时并无门径,应避贤路,兼重既禀,若是者去;规避不与者,亦即开缺。” |
shí rì zhī yǐn十日之饮 | 比喻朋友连日尽情欢聚。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
rì qián xī tì日乾夕惕 | 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乾乾,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 | 语出《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rì yuè jīng tiān,jiāng hé xíng dì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 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
hú kǒu dù rì糊口度日 |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过日子。勉强维持生活,打发日子。 | 《五代史评话 梁史》:“但是小生自小兀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只得把这教学糊口度日,为之奈何?” |
yè yǐ jiē rì夜以接日 | 以:用;接:接续。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勤奋工作或学习。 | 《晏子春秋·内篇谏》:“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 |
sān tóu liǎng rì三头两日 | 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一切日用盘费,三头两日俱是通州差人送来。” |
yǔ lín rì zhì雨淋日炙 | 炙:烤。雨里淋,太阳晒。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 唐·韩愈《石鼓歌》:“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
yī rì zhī yǎ一日之雅 | 雅:交往。指短暂的交往。指交情不深。 |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永斗筲之才,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
biàn rì yán liáng辨日炎凉 | 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后以之形容儿童的聪明早慧。 | 《列子 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
yī rì wéi shī,zhōng shēn wéi f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对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要一辈子当做父亲那样尊重他。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 |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蒸蒸日上 | 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
yǔ lín rì shai雨淋日晒 | 雨水淋浇,太阳曝晒。亦形容露天劳作或旅途的辛苦。 |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一段:“[姚长庚]多少年来,雨淋日晒,脸比石头还粗。” |
shì fēng rì xià世风日下 | 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坏。 |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我国世风日下,亲戚尚如此,况友乎?” |
lián rì dài yè连日带夜 | 见“连日继夜”。 |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平射炮》:“半个月来,连日带夜地赶着设计图样,左眼又红肿起来了,我点上眼药,扎起手帕,继续工作。” |
mí rì lèi yè弥日累夜 | 连日连夜,夜以继日。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
rì gàn xī tì日干夕惕 | 干干,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日干夕惕”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
rì yuè jīng tiān,hé hǎi dài dì日月经天,河海带地 | 日月天天经过天空,江河天天流经大地。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
bái rì shēng tiān白日升天 |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 晋 葛洪《神仙传 阴长生》:“后于平都山东白日升天而去。” |
huáng dào jí rì黄道吉日 | 迷信认为宜于办事的好日子。 |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今日是黄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敦请太师入朝授禅。” |
huī gē huí rì挥戈回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形容力挽危局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
cuō tuó shí rì蹉跎时日 |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 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郎君奉尊堂之命,远来游学,不可蹉跎时日。” |
rì jiǔ suì cháng日久岁长 | 见“日久天长”。 |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虽是不好嫁得你出家人,只是认做兄妹往来,谁禁得我?这便可以日久岁长的了。” |
huáng rén pěng rì黄人捧日 | 见“黄人守日”。 | 宋·宋祁《春帖子词·<皇帝阁>》:“青帝回风还习习,黄人捧日故迟迟。” |
jī rì lěi suì积日累岁 | 形容时间长久。 | 明 李东阳《求退录》:“或饮食过度,或劳佚不时,积日累岁,其来已久,以至元气弊亏,痰邪洨结。” |
bǐng rú rì xīng炳如日星 | 炳:光明。光明如同日月星辰。 | 宋 陆九渊《贵溪重修县学记》:“二帝二皇之书,先圣先师之训,炳如日星。” |
rì mò tú yuǎn日莫途远 | 见“日暮途远”。 | |
bǐng ruò rì xīng炳若日星 | 光明如同日月星辰。同“炳如日星 | 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上:“仁皇一朝人才之盛,如文正公、文忠公、师鲁,皆第一流人,名书国史,炳若日星,初不假于称赞。” |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 | 一天比一天谨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 | 《韩非子·初见秦》:“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