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安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安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yī shí suǒ ān衣食所安安:养;所安:养生的东西。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ān liáng chú bào安良除暴安抚善良的人,铲除强暴的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三侠五义》间在叙勇侠之士,游行村市,安良除暴,为国立功。”
mǐ dào ān mín弭盗安民弭:平息;安:稳定。平息盗贼,稳定民生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
ān jiā lì yè安家立业安置家庭;创立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代序)》:“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
jú jí bù ān跼蹐不安形容恐惧不安。《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徐信闻言,甚跼蹐不安,将自己虞城失妻,到睢阳村店遇见此妇始末,细细述了。”
ān chē pú lún安车蒲轮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壁,征鲁申公。”
ān pín shǒu dào安贫守道道:主张、学说。安于贫穷,恪守信仰。宋 苏轼《荐布衣陈师道状》:“臣等伏见徐州布衣陈师道文词高古,度越流辈,安贫守道。”
ān tǔ zhòng jū安土重居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后汉书 杨终传》:“传曰:‘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lǚ ān tí fèng吕安题凤比喻造访不遇。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
ěr ān yuǎn zhì迩安远至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ān méi dài yǎn安眉带眼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ān shì rú cháng安适如常平安舒适像正常情况一样。叶圣陶《线下 孤独》:“待交了春,天气渐见和暖,就安适如常了。”
ān shēng fú yè安生服业服:从事。平稳地生活,安心地从事自己的生业。梁斌《红旗谱》:“她想到冯老兰,不一定肯让朱老忠安生服业地活下去,她的心情更加忧惧不安。”
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先秦 孟轲《论语 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ān rěn wú qīn安忍无亲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tān tú ān yì贪图安逸追求个人享受。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贪图安逸,在家恋着妻子,乃是不孝之子。”
yàn ān kè dú宴安酖毒见“宴安鸩毒”。
cún wáng ān wēi存亡安危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堕,必将于愉殷赤心之所。”
ān wēi yǔ gòng安危与共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zuò wò bù ān坐卧不安坐不稳;睡不安。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坛经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卧不安。”
ān rú tài shān安如泰山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bù ān běn fèn不安本分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竟一味的随心所欲。”
qǐn kuì bù ān寝馈不安馈:吃饭。吃饭睡觉都不得安宁。形容心事重重。曾朴《孽海花》第26回:“水陆处处失败,关隘节节陷落,反觉得忧心如捣,寝馈不安。”
shāo ān wú zào稍安毋躁稍:稍微;毋:不要。稍微安静一下,不要急躁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皓(带着那种稍安毋躁的神色):不,不,你让她自己考虑。”
ān tǔ zhòng qiān安土重迁安:习惯于;满意于;重:重视;不轻易。安于故土生活;不愿轻易迁居异地。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ān cháng lǚ shùn安常履顺习惯于正常生活,处于顺利境遇。清 方苞《方任二贞妇传》:“凡士之安常履顺而自检其身,与所以施于家者,其事未若二妇人之艰难也,而乃苟于自恕,非所谓失其本心者与?”
ān jiā luò hù安家落户安:安置;落户:指定居。①在一个新的地方安家定居。有时指干部到基层长期居住。②也比喻某种动物、植物被移至某地后能生长繁殖。丁玲《杜晚香》:“我们决心在这里安家落户。”
suí yù ér ān随寓而安见“随遇而安”。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4卷:“安,谓随所寓而安,盖深于静也。”
fù guì ān lè富贵安乐指富裕而有显贵的地位,过着安宁快乐的生活。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富贵安乐,从何而来?早晚将些金银,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
gǒu ān yī yú苟安一隅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方今奸臣弄权,专主和议;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
tài shān zhī ān泰山之安安:安稳。像泰山那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ān yú pán shí安于磐石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战国 赵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zhú bào píng ān竹报平安指平安家信。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植下》:“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shǒu fēn ān cháng守分安常信守本分,安于故常。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
zhì guō ān bāng治郭安邦犹治国安邦。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间有古之长仆,亦有治郭安邦之功,救世保民之力,其形象概亦毁之,其意何也?”
ān ān xīn xīn安安心心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74回:“数年之后,心气全平,冤愤若释,倒安安心心的在地下修道起来。”
yīn xún gǒu ān因循苟安因循:照旧不改;苟安:苟且偷安。沿袭旧的一套,苟且偷安过日子。老舍《四世同堂》:“他觉得北平人并不尽像他自己那么因循苟安。”
fǎn cè huò ān反侧获安反侧: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心神不安。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唐·陆贽《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昨者改元施令,悔往布新,将反侧获安,则干戈日弭。”
mǎi jìng qiú ān买静求安谓息事宁人,以图安逸。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今日天飞大王在此经过,这乡村敛钱备饭,买静求安。”
yuán ān gāo wò袁安高卧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见《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载: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
xīn ān shén tài心安神泰泰:通畅,平安。心神安宁,泰然自若。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诵得久了,狄希陈口内常有异香喷出,恶梦不生,心安神泰。”
fù yú zhī ān覆盂之安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亦作“覆盂之固”。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君子之居也,绥如安裘,晏如覆盂。”
yàn ān zhèn dú晏安鸩毒晏:安逸;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酒,有剧毒。指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自杀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yàn ān zhèn dú宴安鸠毒宴安:贪图安逸、享乐;鸠毒:喝毒酒自杀。安乐就象毒药。指贪图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杀。先秦 左丘明《左传 闵公元年》:“宴安鸠毒,不可怀也。”
gǒu qiě tōu ān苟且偷安不求上进;不顾将来;只贪图眼前的安宁。苟且:得过且过;偷安:贪图安逸。宋 苏轼《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
shǒu dào ān pín守道安贫坚守正道,安于贫穷。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旧唐书·王及善等人传赞》:“守道安贫,坏远当仁。”
shén ān qì jí神安气集精神安定,气息凝集。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拿些姜汤灌他,他微微开口,咽下去了;又调些粥汤来灌他,弄了三四更天气,看看苏醒,神安气集。”
niǔ ní bù ān忸怩不安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茅盾《子夜》七:“在屠维岳的锋芒逼人的眼光下,这张长方脸儿上渐渐显现了忸怩不安的气色。”
wèi nán gǒu ān畏难苟安苟:苟且。害怕困难,苟且偷安。《清史稿·食货志》:“大学士倭仁疏陈黑地升科,州县畏难苟安,请申明赏罚。”
wèn ān shì shàn问安视膳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
ān shēn wéi lè安身为乐身子安定就是快乐。《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jū ān sī wēi居安思危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bǎo guó ān mín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若以礼币请他,拜为上将,可以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
zhì guó ān mín治国安民治:治理;安:使安定;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ān pín lè jiàn安贫乐贱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夫子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灵,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huái ān bài míng怀安败名怀安:贪图安逸。贪图安逸会败坏自己的名声。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怀与安,实败名。”
jì jiāng ān chū计将安出计:计策;计谋;安:怎样。计谋将怎样制定呢?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
bù ān yú wèi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不安其位,宜不能久。”
bù ān yú shì不安于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诗经 邺风 凯风序》:“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郑玄注:“不安其室,欲去嫁也。”
tōu ān dàn xī偷安旦夕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三国魏·钟会《移蜀将吏士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俱碎。”
ān tǔ lè yè安土乐业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汉扬雄《连珠》:“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
jū ān zī shēn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qǐn shí bù ān寝食不安睡觉、吃饭都不得安宁。《敦煌变文集 叶净能诗》:“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寝食不安。”
zhì guǒ pān ān掷果潘安旧时比喻为女子所爱慕的美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ān xīn lè yì安心乐意指心情安定,满意,很愿意如此。清 李渔《奈何天 逼嫁》:“嫁到我家,须要安心乐意,不许憎嫌丈夫。”
suí yù suí ān随寓随安犹言随遇而安。宋·魏了翁《浪淘沙》词:“世念久阑珊,随寓随安。人情犹望衮衣还。”
rì jìn cháng ān yuǎn日近长安远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jì shì ān rén济世安人拯救时世,安定人民。唐·刘禹锡《哭吕衡州》:“一夜霜风雕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ān wēi xiāng yì,huò fú xiāng shēng安危相易,祸福相生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lǘ yán ān dǔ闾阎安堵指平民安居乐业。清 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行于其野,闾阎安堵,击壤以嬉,如是者民类治世。”
ān wēi xiāng yì安危相易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先秦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yàn ān zhèn dú燕安鸩毒见“燕安酖毒”。宋·朱熹《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张公行状》下:“今不幸建康则宿弊不可革,人心不可回,王业不可成,且秦桧二十年在临安为燕安鸩毒之计,岂可不舍去之而新是图。”
ān rú tài shān安如太山见“安如泰山”。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
ān xián zì dé安闲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cháng ān qí jú长安棋局比喻动荡不定的政局。唐 杜甫《秋兴》诗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pán shí zhī ān磐石之安形容极稳固。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ān ān wěn wěn安安稳稳形容十分安定稳当。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shǎo ān wú zào少安无躁稍稍安静,不要急躁。唐·韩愈《答吕医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
shǎo ān wù zào少安勿躁少:略微;安:安定;躁:急躁。稍微耐心点,不要急躁曾朴《孽海花》第29回:“愿少安勿躁!且待千秋军火到此,一探彼会内情,如有实际,再谋举事。”
ān rú pán shí安如磐石安;安稳;磐石:厚而重的大石头。像磐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稳固;不可动摇。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bù tàn hǔ xué,ān dé hǔ zǐ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探:探测;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晋·陈寿《三国志·吕蒙传》:“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ān lǎo huái shào安老怀少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安老怀少,伐罪吊民,农不迁业,市无易贾。”
lè tuì ān pín乐退安贫谓乐于逊退,安于贫穷。唐·司空图《漫书》诗:“乐退安贫知是分,成家报国亦何惭。”
qǐn bù ān xí,shí bù gān wèi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甘味:味道好。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饭时吃不出好味道。形容心事重重,坐卧不安。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píng ān jiā shū平安家书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我如今修一封平安家书,差人岳母行报知。”
huáng huáng bù ān惶惶不安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sǔn rén ān jǐ损人安己损人利己。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你那厮损人安己,惹下祸灾。”
ān shí chǔ shùn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适来,夫子时来;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huáng sǒng bù ān惶悚不安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4回:“相父今又如此受苦,使孤日夜惶悚不安!”
ān ān hé shì安安合适刚刚适合,恰好相合。
ān guó níng jiā安国宁家指治理国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
cháng ān jū dà bù yì长安居大不易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rén bù zì ān人不自安人心惶惶,动摇不定。《魏书 慕容盛传》:“于是上下震局,人不自安,虽忠诚亲戚,亦佥怀离贰。”
xīn ān shén dìng心安神定心神都很安定。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紫鹃自那日也着实后悔,如今日夜辛苦,并没有怨意。袭人等皆心安神定。”
ān xīn dìng zhì安心定志指安下心来。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
ān zhái zhèng lù安宅正路比喻仁义。谓以仁居心,以义行事。《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ān nèi rǎng wài安内攘外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shén ān qì dìng神安气定神:精神。指内心十分安定。金·王丹桂《洞仙歌·示门人》:“下虔心,苦志挫锐摧强;忘宠辱,自得神安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