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于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于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tóng guī yú jìn同归于尽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归:走向;尽:灭亡。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shēng yú yōu huàn ér sǐ yú ān lè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mín yì láo zhǐ,qì yú xiǎo kāng民亦劳止,汔于小康民亦劳止与汔可小康都是互文同义。意思是说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表达了奴隶制时代先民们的一种理想。《诗经》中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yì yú yán biǎo溢于言表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明 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yú ān sī wēi于安思危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战国策 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ān yú pán shí安于盘石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杨倞注:“磐石,盘薄,大石也。”
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荀子 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dǎn dà yú shēn胆大于身犹言胆大如斗。谓无所忌惮。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xíng yú zhī huà刑于之化指以礼法对待。后用以指夫妇和睦。《诗 大雅 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郑玄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
xué lǎo yú nián学老于年指青年人的博学。《宋史 文苑传七 熊克》:“克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胡宪器之,曰:‘子学老于年,他日当以文章显。’”
zhǐ yú zhì shàn止于至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yán yú zé jǐ,kuān yǐ dài rén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忆邓拓·邓拓和人民日报》:“老邓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承担责任,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dìng yú yī zūn定于一尊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史记·秦始皇本纪》:“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qīng chū yú lán青出于蓝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fèng huáng yú fēi凤凰于飞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于飞,刿刿其羽。”
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喜怒不形于色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yǒng yú zì zé勇于自责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jǐ zhī suǒ bù ān,wù shī yú rén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xīn guì yú guì薪贵于桂薪:柴草;桂:桂木。形容物价飞涨。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ān yú xiàn zhuàng安于现状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lóng zhàn yú yě龙战于野群龙在郭野大战。比喻群雄争天下。《周易·坤卦》:“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shuǐ防民之口,甚于防水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fèng huáng yú fēi凤皇于飞见“凤凰于飞”。《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刿刿其羽。”
bīng hán yú shuǐ冰寒于水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wú jì yú shì无济于事济:有益。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比喻不解决问题。清 钱采《说岳全传》:“我岂不知贼兵众盛?就带你们同去,亦无济于事。”
yī yú hú dǐ伊于胡底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诗经 小雅 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yōu xíng yú sè忧形于色形:表现。色:面色表情。忧愁的神色从脸上表现出来。《旧唐书·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祷祈无效,上忧形于色。”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拒人于千里之外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yàn cháo yú mù燕巢于幕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yù dí yú guó mén zhī wài御敌于国门之外御:抵挡;国门:京都城门,边界线。将敌人阻挡在境外。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今有御人国门之外者。”
shì shí shèng yú xióng biàn事实胜于雄辩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鲁迅《<热风>题记》:“现在拟态的制服早已破碎,显出自身的本相来了,真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cáng qiǎo yú zhuō藏巧于拙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明·洪应明《菜根谭》:“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xíng yú yán sè形于言色色:神色。内心的活动表露在言谈和神色上面。《晋书·何无忌传》:“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
wēi yú lèi luǎn危于累卵比垒起的蛋还危险。喻极其危险。《战国策·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后汉书·申屠刚传》:“国家危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qiān yú qiáo mù迁于乔木迁:迁移。乔木:高树。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比喻乔迁新居。《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rén fú yú shí人浮于食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西汉·戴圣《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fèng huáng yú fēi凤皇于蜚见“凤凰于飞”。《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凰于蜚,和鸣锵锵。’”
yǒu yú xiōng dì友于兄弟友:兄弟相敬爱。形容兄弟之间互相敬爱。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jiǎ shǒu yú rén假手于人假:借。借助别人的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指凭借别人的力量办事。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庞淯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烈女传》:“今虽三弟早死,门户泯绝,而娥亲犹在,岂可假手于人哉!”
jiǎ lì yú rén假力于人借别人的力量做事。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耻假力于人,誓手剑以屠黑卵。”
zhuān měi yú qián专美于前专美:独享美名。指先于别人独享美名。宋·陈亮《复杜伯高》:“左右笔力如川之方至,无使楚汉专美于前,乃副下交之望。”
dà bái yú tiān xià大白于天下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zhù yú zhú bó著于竹帛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汉 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qiān nù yú zhòng迁怒于众迁怒:受甲的气向乙发泄。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凡见了这一干人,心中又畏又让,未免又气又恨,亦且迁怒于众。”
zì bǐ yú jīn自比于金把自己比作尚未冶炼的黄金。比喻未成熟,急需锻炼《新唐书·魏徽传》:“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得便尔。”
qiān jīn zhī zǐ,bù sǐ yú shì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市:众人聚集的地方。指富贵人家子弟犯了死罪,可以免除服刑。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
gōng zhū yú shì公诸于世向社会上公开,使人们知道。《上饶集中营·茅家岭地狱》:“把许多革命青年、爱国志士的遭遇,公诸于世。”
huǐ yú yī dàn毁于一旦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yán yú lǜ jǐ严于律已律:约束。严格要求自己。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
liǎo rán yú xiōng了然于胸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晋书 袁齐传》:“夫经略大事……智者了然于胸。”
lè yú zhù rén乐于助人很乐意帮助别人。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yù qíng yú jǐng寓情于景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山水田园诗传·前言》:“进入写景入情、寓情于景的艺术境界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
fáng ré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防人之口,甚于防川防:阻止;甚:超过;川:河流。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川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晋书·孔严传》:“古人为政,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bù ān yú shì不安于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诗经 邺风 凯风序》:“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郑玄注:“不安其室,欲去嫁也。”
pò yú méi jié迫于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急迫。梁启超《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第五章:“于新法典编纂之必要迫于眉睫。”
shòu bǐng yú rén授柄于人犹言授人以柄。清·薛福成《创开中国铁路议》:“庶数年之后,可以自造自修,不至授柄于人。”
yán yú lǜ jǐ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宋 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xǐ yùn bù xìng yú sè喜愠不形于色
nǐ yú bù lún拟于不伦用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陈寅恪《论再生缘》:“能读英文者,颇怪其拟于不伦。”
yú xīn wú kuì于心无愧愧:惭愧,羞愧。从心里感到没有什么可愧疚的。指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而心境坦然。亦作“于心不愧”。宋·王令《谢刘成父》:“尘埃隔眼逢何晚,气类相期久愈坚,以义求人今遂得,于心无愧果为贤。”
wú bǔ yú shì无补于事补:益处,裨益,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因言今世人多道东汉名节无补于事。”
bù jí jí yú fù guì不汲汲于富贵汲汲:心情急切。不迫切追求富贵。指人清高,安于清贫生活。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tuō yú kōng yán托于空言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元·黄溍《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显显赵公,则既有闻。”
mǐn yú shì,shèn yú yán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论语 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qiān jīn zhī dī,kuì yú yǐ rǎng千金之堤,溃于蚁壤堤:堤坝;溃:崩溃。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炀帝》:“乃举国家之事,不属之名义自持之清流,而委之以鄙贱干没之宵小,岂非千金之堤,溃于蚁壤哉?”
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shì biǎn yú bāo示贬于褒犹言寓批评于表扬。明沈德符《野获编 礼部 南礼部恤典》:“石以违拂不成为义,张以怀情不尽为义,皆上所亲定。盖圣意示贬于褒也。”
bù chǐ yú rén不齿于人指被人看不起。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
yè huāng yú xī业荒于嬉荒:荒废。贪恋玩耍就会荒废学业。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qīng guò yú lán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宋 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qī niǎo yú quán栖鸟于泉栖:栖息。让鸟栖息在水里。比喻处理或用人不当。《南史·吴庆之传》:“若欲见吏,则是蓄鱼于树,栖鸟于泉。”
qǔ xìn yú rén取信于人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大王犹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于人?”
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靛青;蓝:草名。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8回:“固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究竟是他受业之师,况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学问岂能悬殊?”
mù xiù yú lín,fēng bì cuī zh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秀:出众;摧:毁坏。林中最高的树必定先遭到大风的摧毁。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议。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bài yú chuí chéng败于垂成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宋 无名氏《释常谈 败于垂成》:“凡事欲成却不成,谓之败于垂成。”
gōng zì hòu ér bó zé yú rén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躬:自身;责:责备,责问。多严于律己,少苛求别人。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liáo shèng yú wú聊胜于无聊:稍稍;稍微。比完全没有稍微好一些。晋 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lǎo yú shì gù老于世故老于:老练;有经验;世故:处世的经验。老练而又富于处世经验。唐 韩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于事。”
yè jīng yú qín业精于勤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是由于勤奋。唐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yú shì wú bǔ于事无补对事情毫无补益。丁玲《风雨中忆萧红》:“但徒劳的热情虽然常常于事无补,然在个人仍可得到一种心安。”
gěng gěng yú huái耿耿于怀耿耿;形容有心事。老是放在心里;不能忘怀。形容有无法排遣的心事。宋 文天祥《贺前人正》:“心绕贺星,遥指于轸中,拳拳公寿,雪立于门外,耿耿于怀。”
wèn dào yú máng问道于盲盲:瞎子。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fāng cùn zhī mù,gāo yú cén lóu方寸之木,高于岑楼方寸:比喻小;岑:尖顶高楼。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比喻类比不当。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sǐ yú fēi mìng死于非命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āi mò dà yú xīn sǐ哀莫大于心死最可悲的莫过于意志消沉和丧失进取心了。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gōng guò yú qiú供过于求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凡物之所在市也,供过于求,则价格下落。”
rén fú yú shì人浮于事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tuī zhōu yú lù推舟于陆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yán guī yú hǎo言归于好言: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归于:回到。指重新和好。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mín bǎo yú xìn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jìng dà yú gǔ胫大于股犹言本小末大。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
hé zhì yú cǐ何至于此怎么会到这样的境地。指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旧唐书·李密传》:“请斩之以谢众,方可安辑。玄感曰:‘何至于此?’”
zì tóu yú dì自投于地投:抛掷。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寔传》:“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顺归罪。”
sè yú yán lùn涩于言论形容说话迟钝。《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生而舌短,涩于言论。”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蜂虿作于怀袖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晋书·刘毅传》:“蜂虿作于怀袖,勇夫为之惊骇,出于意外故也。”
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拔诸水火,登于衽席拔:拉出;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明·宋濂《阅江楼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