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kuān huái dà dù宽怀大度 | 胸怀宽阔,度量大。 | 郭澄清《大刀记》第五章:“他怎能不对主子的‘宽怀大度’感激涕零?” |
chī xiǎo kuī zhàn dà biàn yí吃小亏占大便宜 | 指暂时觉得吃亏,将来能得到大的好处。 | 张平《抉择》:“哗众取宠、笼络人心;新官上任三把火;吃小亏占大便宜……” |
shēng shì hào dà声势浩大 |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
dà dǎn bāo shēn大胆包身 | 谓胆量极大。 |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四折:“关云长雄略盖世,赵子龙大胆包身。” |
fú rán dà nù艴然大怒 | 艴然:恼怒地。形容人十分恼怒。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荆公看罢,艴然大怒。” |
xióng cái dà lüè雄才大略 | 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才:才能;略:计谋。 |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
xióng cái dà lüè雄材大略 | 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 |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
dà hǒu dà jiào大吼大叫 | 大声喊叫。 | 梁实秋《懒》:“任谁看完报纸之后,必须折好叠好放还原处,否则他就大吼大叫。” |
xīn fù dà huàn心腹大患 | 见“心腹重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诛剿,他日养成贼势,难以制伏。” |
bù néng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不能登大雅之堂 | 形容不够文雅。 | |
mán tiān dà huǎng瞒天大谎 | 指天大的谎话。形容漫无边际的假话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把偏房说成正房,一味瞒天大谎,全无半点真实。” |
wǔ huā dà bǎng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
yì gāo rén dǎn dà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
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不以一眚掩大德 | 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
xīn xiǎo zhì dà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
mǎ dà hā马大哈 | 轻浮而粗心大意的人。 | 张洁《沉重的翅膀》:“人们不过哈哈大笑一场,说几句苏队长‘马大哈’就算了事。” |
dà yǒu xī wàng大有希望 | 指做成某事或实现某种愿望的可能性很大。 |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我想他觉得坏,只怕倒合了那些大考官的胃口,倒大有希望哩!” |
wāng yáng dà hǎi汪洋大海 | 广阔无边;水波连天的大海。比喻事物的范围广阔;声势浩大。汪洋:水势深而广阔。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轰天炮响,汪洋大海起春雷;振地锣鸣,两仞山前丢霹雳。” |
shí chén dà hǎi石沉大海 | 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
gāo tíng dà xiè高亭大榭 | 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指园林中休息和观览四周的高大建筑物。 | 宋·李恪非《书洛阳名园记后》:“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 |
dà jǔ jìn gōng大举进攻 | 大举:重大的行动。大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因吴佩孚此时目光,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举进攻。” |
dà jiàng néng yǔ rén guī jǔ,bù néng shǐ rén qiǎo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巧:灵巧。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不能使人心灵手巧。指必须要主观努力,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 |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
wǔ gǔ dà fū五羖大夫 | 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 《史记·秦本纪》:“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早曰‘五羖大夫’。” |
wàng zì zūn dà妄自尊大 | 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
xì dà bù yú细大不逾 | 逾:超过。大小方面都不超过。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下》:“物得其常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 |
dà kāi fāng biàn zhī mén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明 冯惟敏《僧尼共犯》四:“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放俺还俗,便成配偶。” |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lù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所以说:‘贵人无死法。’又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f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 | 宗璞《南渡记》第六章:“岂不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李姐姐身体会好起来。” |
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
xiōng wú dà zhì胸无大志 |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
dà yǒu qǐ sè大有起色 | 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子(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疾病)。 |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皖省惟英、霍有零贼,余亦肃清,南中军务,大有起色。” |
dà yì miè qīn大义灭亲 |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
dà jì xiǎo yòng大计小用 | 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
ér dà bù yóu yé儿大不由爷 | 由:听从,顺从。儿女长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2回:“如今就是你把你大爷叫起来,儿大不由爷,他也管我不住。” |
dà yǒu kě guān大有可观 | 很值得一看。形容事物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 元 无名氏《李师师传》:“殊不知美成文笔,大有可观,作《汴都赋》,如笺奏杂著,皆是杰作。” |
xì dà bù juān细大不捐 |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 唐 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
dā xǐ ruò kuáng大喜若狂 | 高兴得几乎发狂 | |
jiǔ dǐng dà lǚ九鼎大吕 | 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
dà cuò tè cuò大错特错 | 完全错了。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 |
zhái zhōng tú dà宅中图大 | 居于中心,谋划四方。指得地势之利。 | 《文选 张衡<东京赋>》:“彼偏居而规小,岂如宅中而图大。”薛综注:“东京居天地之中,所图者四海这外。” |
dà dì huí chūn大地回春 |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2回:“阴历初三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 |
pěng fù dà xiào捧腹大笑 |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
láng yān dà huà狼烟大话 | 漫无边际的吹牛话。 | 管桦《清风店》:“他就喜欢听那些狼烟大话,听这些人帮着他摆龙门阵!” |
gè dǎ wǔ shí dà bǎn各打五十大板 | 各:各自。给双方同样的待遇或不分清责任,让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七姑‘各打五十大板’地尖声评论说:‘这是怎么回子事哟?瞧你们请来的这些个人!’” |
bā tái dà jiào八抬大轿 | 大官坐的由八个人抬着走的大轿子,是身分重要的标志。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44回:“大人这一次出京,坐的八抬大轿,比先前更显荣耀。” |
dǎn dà xīn xióng胆大心雄 |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 明 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
dà xiǎn shēn shǒu大显身手 | 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 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
tiān xià dà tóng天下大同 | 指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指共产主义。 |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dà fàng jué cí大放厥词 | 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 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
chōng róng dà yá舂容大雅 | 指文章气度雍容,用辞典雅。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四》:“宋末文格猥琐,元末文格纤秾,故宋景濂诸公,力追韩欧,救以舂容大雅。” |
zì gāo zì dà自高自大 | 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 | 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
huáng zhōng dà lǚ黄钟大吕 | 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其为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声调最洪大、响亮;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四律。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 《陆九渊集 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
wǔ dà sān cū五大三粗 | 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 梁斌《播火记》:“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
cháng piān dà lùn长篇大论 | 冗长的篇幅;大而无当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讲话过长;内容空泛。也作“长篇大章”、“长谈阔论”。 | 元 朱士凯《录鬼簿序》:“乐府小曲,大篇长什,传之于人,每不遗藁,故未以有就编焉。” |
shuō dà huà说大话 | 夸口说话或言过其实地说话 | 清·翟灏《通俗编·言笑》:“《传灯录》云门偃曰:‘忽一日眼光落地,无汝掠虚说大话处。’” |
dà zhāng tà fá大张挞伐 | 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
yī yuán dà wǔ一元大武 | 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 《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 |
bù gù dà jú不顾大局 | 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似此不顾大局,自便私图,若非钦派亲信大员,前往各省详细稽查,认真清理,将来财政竭蹶,根本动摇,其弊当不可胜言……” |
bù zhī dà tǐ不知大体 | 知:知道;大体:重要的道理。不懂得大道理或从全局出发。 | 《旧唐书·田弘正传》:“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情,凡四上表不报。” |
jiǔ jiān dà diàn九间大殿 | 见“九间朝殿”。 | |
bù dà duì tóu不大对头 | 有了问题,出了毛病,指有失调的迹象。 | 老舍《正红旗下》:“他也许真是个职业的伶人吧?可又不大对头。” |
bó rán dà nù勃然大怒 |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
mù guāng yuǎn dà目光远大 | 指一个人的见解及处世观高远而伟大。 |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四章:“我为自己有这么一个目光远大的姐而骄傲。” |
gāo táng dà shà高堂大厦 | 见“高楼大厦”。 | 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师父,此处索是幽静,弟子不恋高堂大厦。” |
bó dà jīng shēn博大精深 |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 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
jǔ zhǐ dà fāng举止大方 | 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幺呢?” |
zuì dà è jí罪大恶极 | 罪恶大到了极点。 | 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
shēng míng dà zào声名大噪 | 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 |
dà bái yú tiān xià大白于天下 | 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
míng xiào dà yà明效大验 | 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是非其明效大验邪?” |
xiǎo tí dà zuò小题大作 | 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 明 杨聪《玉堂荟记》:“成既被提入京,欲伸前志,每为范木渐所阻,迨苋以艰去,而成遂奏揭纷出,小题大作矣。” |
bù dá dà tǐ不达大体 | 大体:大局,整体利益。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袁绍不达大体。” |
zhù chéng dà cuò铸成大错 | 铸造一把大锉刀。借指造成大错误。错:错刀;古代币名。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
yāng yāng dà fēng泱泱大风 | 泱泱:宏大的样子。指气魄宏大的大国风度。 |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 |
dà yǒu jìng tíng大有径庭 |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 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dà yǎn dèng xiǎo yǎn大眼瞪小眼 | 大眼看着小眼,没有解决的办法。 | 浩然《艳阳天》第12章:“几句话,把个马连福说得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后脊梁背嗖嗖地冒凉气。” |
yīn xiǎo shī dà因小失大 |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 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
shuò dà wú péng硕大无朋 | 硕:大;朋:比。原指相貌健美;为人公平不偏。后多用来形容非常大;无与伦比。 | 《诗经 唐风 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
mò dà bù diào末大不掉 | 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 唐·柳宗元《封建论》:“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
dà dé bù chóu大德不酬 | 酬:报答,偿还。大的恩惠无法报答或不用报答。 | 明·吴麟征《还里人田券书》:“谚云:大德不酬。” |
dà shēng jí hū大声疾呼 | 疾:急。急切地大声呼喊;以引起注意或警觉。现多指就某一问题向社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 唐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
dà yǒu jìng tíng大有迳庭 | 《庄子·逍遥游》:“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迳,门外路;庭,堂外地;大有,谓相远之甚。”后称彼此差异很大为“大有迳庭”。 | 《庄子·逍遥游》:“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迳,门外路;庭,堂外地;大有,谓相远之甚。” |
dà ér huà zhī大而化之 | 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
wú zhē dà huì无遮大会 | 无遮:没有遮拦,指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平等看待。佛家语,原指布施僧俗的大会。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称。 | 《梁书·武帝本纪》:“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 |
kuā dàn dà yán夸诞大言 | 夸诞:荒诞不经;大言:大话。指荒诞不切实际的大话 | 《魏书·释老志》:“夸诞大言,不本人情。” |
yùn dà hán shēn孕大含深 | 孕:包涵。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 |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 |
jī xiǎo chéng dà积小成大 | 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 《汉书 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十:“为小恶者,如积小以成大;从微至着,为一恶以至于万恶,一一而皆有祸应。” |
dà mǎ jīn dāo大马金刀 | ①形容豪爽,气派大。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 |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面,反眉一皱,说:‘你怎么这么俗啊?起来!’” |
dà hán suǒ qiú大寒索裘 | 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十分慌乱。 | 汉·扬雄《法言·寡见》:“大寒而后索认裘,不亦晚乎?” |
dà fā miù lùn大发谬论 | 指空泛不切合实际的言论。 | |
dà nán dà nǚ大男大女 | 超过正常结婚年龄的未婚男女。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3回:“我须不嫖他大男大女,不肏他亲姐晚妹,干他甚事!” |
xù yǐ dà yì勖以大义 | 勖:勉励。以大义相勉励。 | 孙中山《孙文学说·心理建设》第八章:“予乃招集当地华侨同志会议,勖以大义,一夕之间,则醵资八千有奇。” |
gāo zhú dà nián高躅大年 | 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7章:“虽高躅大年,不复劳以朝请,而国有大故,当就咨询。” |
dà hōng dà wēng大哄大嗡 | 形容动员众多的人一哄而起去作一件事,实际效果并不好。 | |
xiǎo cái dà yòng小才大用 | 才:人才;用:任用。以小才而任大事。指才能和担当的职务不相称。 | 唐·白居易《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诗:“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
dà kuài wén zhāng大块文章 | 大块:大地;大自然;文章:错综的花纹;华美的色彩。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来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 |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
dà dǎn hǎi kǒu大胆海口 | 胆:胆量;海口:说大话。大着胆子夸海口。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况孤在此城,今已五代,不是大胆海口,孤也颇有个贤名在外。” |
xiǎo wǎng dà zhí小枉大直 | 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 | 战国·楚·尸佼《尸子》下卷:“孔子曰:‘绌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弗为也。” |
dà dòng gān huǒ大动肝火 | 大怒。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回:“毛虎听了,不觉大动肝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