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jiāo jīn liú shí焦金流石 | 金属烧焦,石头熔化。形容天气干旱酷热。 | 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放勋之世,浩浩襄陵;天乙之时,焦金流石。” |
jīn yù zhī yán金玉之言 | 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yù táng jīn mén玉堂金门 | 玉堂:汉代殿名;金门:汉代宫门名。指翰林院。比喻高官显爵。 | 汉·荀悦《汉纪·成章纪》:“玉堂金门至尊之居,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象,玉氏之应。” |
jīn bì huī huáng金碧辉煌 | 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形容建筑物装饰陈设等异常绚丽精彩;光辉灿烂的样子。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 |
què jīn mù yè却金暮夜 | 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见《后汉书·杨震传》。后因以“却金暮夜”言为官清廉。 | 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见《后汉书·杨震传》。 |
jīn fēng wèi dòng chán xiān jué金风未动蝉先觉 | 金风:秋风;蝉:知了。秋风未起而蝉已经先知道。比喻事先觉察到将要发生的事情。 | 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可知道金风未动蝉先觉,那宝剑得来你怎消?” |
yī zì qiān jīn一字千金 | 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qiú bì jīn jìn裘弊金尽 | 皮袍破了,钱用完了。比喻境况困难。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
qiān jīn yī zhì千金一掷 | 形容生活奢侈,用钱没有节制。 | 唐 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
tiě guō jīn chéng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大军一至,朽珠枯木亦助声威;大军不至,则铁郭金城将沦灰烬。” |
ěr jīn tuō zǐ珥金拖紫 | 珥:插;拖:下垂。插金珰,拖紫袍。指官位显赫。 | 《梁书 明山宾传》:“明祭酒虽出抚大藩,拥旄推毂,珥金拖紫,而恒事屡空。” |
jīn gē tiě mǎ金戈铁马 |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
jīn zhī bò hǎi金鳷擘海 | 喻诗文雄健有力,精深透彻。 | |
bì zhǒu qiān jīn弊帚千金 |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成价值千金。比喻对己物的珍视。弊,一本作“敝”。 | 语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liú jīn shuò shí流金铄石 |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
yíng jīn yī jīng赢金一经 | 指留下满筐的金银,不如传授一经。赢,通“籝”。 | 《汉书·韦贤传》:“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颜师古注:“今书本籝字或作盈,又是盈满之义。” |
jīn luó téng kōng金锣腾空 | 金锣:比喻太阳;腾:上升。比喻太阳高照。 | 陶糓《清异录·天文·润骨丹》:“冬日云:金锣腾空,映檐白醉。” |
chuáng tóu jīn jìn床头金尽 | 旧时形容钱财用尽;陷入贫困的境地。 | 唐 张籍《行路难》诗:“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
jīn kǒu mù shé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汉 扬雄《法言 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
huáng jīn shì jiè黄金世界 | 形容美好完善的境地。 | |
jīn guī huàn jiǔ金龟换酒 | 解下金龟换美酒。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 唐 李白《李太白集 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
qiān jīn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yè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
yī fàn qiān jīn一饭千金 | 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
juān jīn dǐ bì捐金抵璧 | 谓不重财物。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 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
jià hǎi jīn liáng架海金梁 | 梁:桥梁。架在海上的金桥。比喻能够身肩重任的栋梁之才。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一个是擎天玉柱,一个是架海金梁。” |
fó shì jīn zhuāng,rén shì yī zhuāng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清 沈自晋《望湖亭 自嗟》:“虽然如此,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打扮也是极要紧的。” |
tóng shān jīn xué铜山金穴 | 比喻极其富有。 | 清·蒋士铨《临川梦·访梦》:“少甚獐头鼠目,拥着铜山金穴,驷马高车?” |
jīn gé zhī nàn金革之难 | 金革:兵器和铠甲;难:灾难。指战乱。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意传》:“帝躬服金革之难。” |
yī hú qiān jīn一壶千金 | 壶: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 《鹖冠子 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
wū jiù jīn nú乌舅金奴 | 乌舅:乌臼子油;金奴:指油灯。讥讽吝色的人。 | 宋·陶糓《清异录·器具》:“左右窃相谓曰:‘乌舅金奴正好作对。’” |
shuǐ màn jīn shān水漫金山 | 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 | 《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 |
cuò cǎi lòu jīn错彩镂金 | 错:涂饰;镂:雕刻。形容诗文的词藻十分华丽。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中卷:“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
huáng jīn shí jiān黄金时间 | 指广播电视在一天中收听、收视人数最多的时间。 | 《文汇报》:“黄金时间黄金节目……欢迎中外厂商特约播出广告。” |
qiān jīn bì zhǒu千金敝帚 | 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微贱,却是十分珍贵的。 | 宋 苏轼《次韵秦观秀才将入京应举》诗:“千金敝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 |
jīng jīn bǎi liàn精金百炼 | 比喻德才修养锻炼十分到家。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精金成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 |
jīn zì zhāo pái金字招牌 | 旧时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也指商店资金雄厚;信誉卓著。现比喻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作“金字牌匾”。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 |
qiāng jīn míng yù锵金鸣玉 | 金玉相撞而发声。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 唐·骆宾王《帝京篇》:“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
jīn shí jiāo qíng金石交情 | 见“金石之交”。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葛衣记·到既渝盟》:“丝萝契合原非强,为其把金石交情一旦忘。” |
shuò jīn diǎn yù铄金点玉 | 熔化金属,玷污美玉。比喻毁谤为害之烈。 |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上卷:“皆自伤清直芬馥,而遭铄金点玉之谤。” |
jīn lán qì yǒu金兰契友 | 金兰:指友情投合,交谊深;契:投合;契友:情投意合的朋友。泛指结拜兄弟 |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liù cháo jīn fěn六朝金粉 | 六朝:南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亦形容六朝的靡丽繁华景象。 | 元·无名氏《醉花阴·秋怀》:“他他他把六朝金粉收拾去,单单单留下写恨几行书。” |
jīn yù huò lù金玉货赂 | 金玉:泛指珍宝;货赂:泛指珍宝财富。指金银美玉等贵重的珍宝 |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大破楚军,尽得楚国金玉货赂。” |
jīn bǎng tí míng金榜题名 | 金榜: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黄榜;题名:写上名字。名字写在金榜上。泛指通过考试后被录取。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
táo shā dé jīn淘沙得金 | 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得真金。比喻除去杂质,提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 | 《关尹子》六七:“我之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矿沙之金。破矿得金,淘沙得金,扬灰终身,无得金也。” |
jīn lán zhī yǒu金兰之友 | 指亲密的朋友。 |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wàn jīn yóu万金油 | 清凉油。比喻什么都不精通,但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能应付一气的人。 | 钱钟书《围城》:“谁有万金油?慎明,你随身带药的,有没有万金油?” |
jīn xiāng yù zhèn金相玉振 | 同“金相玉质”。 |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辩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 |
jīn gǔ jiǔ shù金谷酒数 | 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 晋 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
qì hé jīn lán契合金兰 | 契合:投合。金兰:指朋友间相处信诚。形容朋友间意气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兰”。 | 明·汪廷讷《狮吼记·赏春》:“自合与老爷情投胶漆,契合金兰。” |
jīn xiāng yù shì金相玉式 | 同“金相玉质”。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金相玉式,艳谥锱毫。” |
jīn jī xiāo xī金鸡消息 | 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 | 《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长七尺,承以彩盘,维以绛绳。” |
shuò shí liú jīn铄石流金 | 高温熔化金石。形容天气酷热。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 |
yù xiāo jīn guǎn玉箫金琯 | 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 | 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一楼初上一阁逢,玉萧金琯东山东。” |
sān cùn jīn lián三寸金莲 | 金莲:指缠足妇女的小脚。指妇女的小脚。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九回:“只说那三寸金莲上那一双大红鞋,一看了便也要浑了。” |
yāo jīn tuō zǐ腰金拖紫 | 喻身居高官。金,金印;紫,紫绶。 | 宋·王禹偁《送牛冤序》:“含饴弄孙,尽高堂之乐;腰金拖紫,居百城之长。” |
yù yǒu jīn kūn玉友金昆 | 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 北朝 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 前凉录 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
jīn mí zhǐ zuì金迷纸醉 | 形容使人沉醉迷惘的繁华奢侈的环境。也形容骄奢淫逸的享乐生活。也作“纸醉金迷”。 | 宋 陶穀《清异录 金迷纸醉》:“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光莹四射,金采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
huà tiě wéi jīn化铁为金 | 化:变。神话传说仙人将石头变为黄金。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 | 明·刘基《郁离子·化铁之术》:“郁离子学道于藐乾罗子冥,授化铁为金之术。” |
jīn biāo yù pèi金镳玉辔 | ①指施于马匹的华美御具。②比喻爵禄。 | 前蜀·毛文锡《接贤宾》词:“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镳玉辔珑璁。” |
jīn bì huī huáng金璧辉煌 | 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
yī gù qiān jīn一顾千金 | 顾:看。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便值千金。比喻得到贤者的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 | 三国·魏·曹植《失題(有美一人)》诗:“一顾千金重,何必珠玉钱?” |
jīn shí kě kāi金石可开 | 见“金石为开”。 | 沙汀《范老老师》:“他更是从容不迫,把所有足以证明内战之会停止的种种论据罗列出来,融会在一种金石可开的信心里面。” |
zhì xìn pì jīn至信辟金 | 至信:最信实,最真诚;辟:排除;金:古人用作信物的金玉之类。指最大的诚信无需借用金玉之类的信物。 | 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至仁无亲,至信辟金。” |
cù jīn jié xiù蹙金结绣 | 形容文章精美,结构严密。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赵牧不知何人。大中、咸通中,斅李长吉为短歌,可谓蹙金结绣,而无痕迹。” |
yī yán jì chū,jīn yù bù yí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移:改变。话说出了口,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yī kuì qiān jīn一壸千金 | 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 |
yī yán qiān jīn一言千金 | 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 |
yī zì zhí qiān jīn一字值千金 | 一个字价值千金。指字写得非常好。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宋·戴复古《望江南》词:“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 |
liè huǒ zhēn jīn烈火真金 | 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比喻英雄本色不变;也作“烈火见真金”。 | |
xī mò ruò jīn惜墨若金 | 惜:爱惜。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 清·张岱《又枯木竹石臂阁铭》:“运笔如铁,惜墨若金。” |
yàn jīn mù xiù燕金募秀 |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接待天下贤士。后以“燕金募秀”为招纳贤士之典。 | 宋·范仲淹《上张侍郎启》:“伏遇留守侍郎燕金募秀,蔡屣延才,铎宣百世之文,旌集四方之善。” |
ē jīn niào yín屙金溺银 | 比喻生存有术。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2回:“常言道: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 |
qīng lóng jīn kuì青龙金匮 | 指六辰。谓良辰吉日。旧时星命家以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司命等六辰为吉神,六辰值日,诸事皆宜,为黄道吉日。 | |
zì bǐ yú jīn自比于金 | 把自己比作尚未冶炼的黄金。比喻未成熟,急需锻炼 | 《新唐书·魏徽传》:“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得便尔。” |
jīn lán zhī qì金兰之契 | 金:黄金。兰:香草。契:投合。指情投意合的朋友。也指结拜弟兄。 |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tiě mǎ jīn gē铁马金戈 | 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 宋·李纲《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帅》诗之二:“铁马金戈睢水上,碧油红旆海山滨。”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 |
yī zhì qiān jīn一掷千金 | 原指赌徒拿千金当作一注投掷;借以形容挥霍无度。 | 唐 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
huī huáng jīn bì辉煌金碧 | 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两面的房屋,都是画栋雕梁,辉煌金碧。” |
gōu jīn yú yǔ钩金舆羽 | 二者悬殊太大,不可作比。 | 《孟子·告子下》:“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 |
bǎi rěn chéng jīn百忍成金 | 形容忍耐的可贵。 | 《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
jīn chāi diàn hé金钗钿合 | 金钗:妇女的首饰;钿合:装珠宝的盒子。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定情信物。指华美的首饰。 | 唐·陈鸿《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 |
qiān jīn zhī zǐ,bù sǐ yú shì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 市:众人聚集的地方。指富贵人家子弟犯了死罪,可以免除服刑。 |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 |
huī jīn rú tǔ挥金如土 | 挥:散、出。指散出金钱好像散出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浪费。 | 宋 周密《齐东野语 符离之师》:“挥金如土,视官爵如等闲。” |
dà mǎ jīn dāo大马金刀 | ①形容豪爽,气派大。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 |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面,反眉一皱,说:‘你怎么这么俗啊?起来!’” |
diàn hé jīn chāi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唐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
yù guī jīn niè玉圭金臬 | 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圣谷篇语》:“国朝《岭南文钞》张南山《圣谷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 |
jīn rén zhī zhēn金人之箴 |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 《孔子家语 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zǐ shòu jīn zhāng紫绶金章 |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
zhēn jīn bù dù真金不镀 | 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用不到装饰。 | 唐·李绅《答章孝标》:“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
liáng jīn měi yù良金美玉 | 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 《新唐书 文艺传上 王勃》:“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
jiāo jīn shuò shí燋金烁石 | 使金石销熔,形容天很酷热。 | 北齐 刘昼《新论 大质》:“大热煊赫,燋金烁石。” |
jīn shēng zhì dì金声掷地 | 谓掷地作金石之声。形容语言文字铿锵有力。 | 《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
jīn zhāo yù cuì金昭玉粹 | 谓如金玉之明美。 | 南朝·宋·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君彼东朝,金昭玉粹。” |
qiān jīn bì zhǒu千金弊帚 | 比喻东西虽然微贱,却十分珍惜重视。 | 宋·苏轼《次韵秦观……将入京应举》诗:“千金弊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 |
yū pèi jīn zǐ纡佩金紫 | 身佩印绶。指身居高位。金,指印;紫,指绶色。 | 汉 蔡邕《陈太丘碑文》:“纡佩金紫,光国垂勋。” |
jīn wū cáng jiāo金屋藏娇 | 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23回:“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周庸祐也恋着雁翎,各有金屋藏娇之意。” |
dào sǎo shòu jīn盗嫂受金 | 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 《史记 陈丞相世家》载,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于是汉王疑之。 |
qiān jīn guì tǐ千金贵体 | 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3回:“姑娘这样千金贵体,绫罗裹大了的,吃的是好东西,到了我们那里,我拿什么哄她玩?” |
jī huǐ xiāo jīn积毁销金 |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 | 《文选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吕向注:“言毁谗之深,能销磨金石之坚。” |
jī jīn lèi yù积金累玉 | 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 | 东汉·王充《论衡·命禄篇》:“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